Page 353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53

执政论坛


             项目做到群众心坎上。四是机制融合,探索建立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行党建工作和精
             准扶贫整村推进联系点制度,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方式,层层建立 “责任区”,形
             成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 “双推进”的具体措施

                  明责担责,构建脱贫攻坚整体合力。一以贯之扭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 “牛鼻子”,积极破解管
             党治党困局,把党建工作、脱贫工作与经济工作目标同订、任务同下、责任同查、工作同奖惩。一是
             建立完善责任清单。将精准扶贫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定详细的扶贫干部考核清单,实行干
             部提拔精准扶贫工作延伸考察 “一票否决”等,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工作的政
             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建立工作督导巡查和观摩评比制度。对基层党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常
             态化巡查,推动 “基层党建 +脱贫攻坚”工作经常抓、抓经常。三是完善 “述、评、考”制度。将基
             层党政 “一把手”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将述职和评议结果作为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推动责任到肩、任务到手,构建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
                  固本培元,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通过强化基层党建,打造组织
             健全、队伍优化、阵地坚固、保障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促进脱贫攻坚
             与基层党建之间的良性互推、同频共振。一是健全基层党组织。各级基层党组织应按照便于党员参加
             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从产业布局、行业分布、党员流向等方面,采取纵向整合、横向联合、
             分类组合等方式,带动引领农村基层形成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架构。如引领推动 “支部 +产
             业”“支部 +协会”“支部 +合作社”等多种组织设置模式,帮助完善老年、流动党员等特殊类型党支
             部。二是优化基层队伍结构。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壮大队伍力量、激励队伍干事,不断激
             活基层党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破解基层队伍年龄结构失衡、文化素质偏低、后备资源短缺、“双带”
             能力不强、教育培训滞后等困境。如从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
             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三是推进基层活动场所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
             通过财政资金投入、部门挂点包村、整合项目资金、无偿划拨撤并校点、统筹规模布局等措施,帮助
             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四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以
             有效利用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为主要纽带,以农民合作社、农村大户、龙头企业等经济实体为主
             要依托,以强基惠农 “股份合作经济”为主要形式,不断探索产业带动型、集镇拉动型、物业管理
             型、有偿服务型等各种发展模式,努力壮大集体经济。
                  聚焦短板,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各级党组织要将目光聚焦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薄弱和脱贫主体
             能力意识薄弱两个主要链条上,以钉钉子精神,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帮助补齐农村基层党建和脱贫攻
             坚工作 “短板”,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一是实行 “五联五诺五帮”等创新举措,采取选派 “第
             一书记”等方式,采用领导和部门挂点等方法,把评定为 “一般” “较差”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整顿转
             化重点,汇聚各方力量,集中攻艰克难,使后进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整体上带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设水平;继续推动实施 “一教育六行动”(感恩教育和农民收入倍增行动、发展农民合作社行动、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行动、绿化荒山行动、村庄规范建设行动、农村人才培训行动),使农村基层党组
             织、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聚焦这些重点任务发挥作用,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 “两张
             皮”的问题。二是通过结对帮扶干部上门讲解扶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制定 “一对一”脱贫方案,
             增强脱贫信心,组织贫困户 “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培养脱贫致富意识,变 “要我脱贫”为
             “我要脱贫”。三是发挥党组织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采用 “党组织 +合作社 +致富能手
              +贫困户”的模式,打造强弱互助、联户帮带的致富纽带,提升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吸
             引贫困群众加入脱贫行列,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
                                                                                                      1
                                                                                                   · 3 9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