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03

重要决策


             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调整优化房地产产品结构,在规划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经申请审核,允许库存
             房地产项目调整房屋用途、套型结构。研究启动职工住房补贴兑现支付工作,对职工首次购买商品住
             房和改善性住房的,给予分批、分期支付住房补贴。
                  2.增强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能力。合理调控商品房用地供应,暂缓或减少房地产开发土地供
             应,严格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审批的数量,包括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审批、土地供应审批、已供
             应的非商品住宅用地改为商品住宅用地审批。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前提下,房地产
             企业可申请调整未预售的在建商品住房项目套型结构。鼓励房地产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通过兼
             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规模化开发和集团化运作,增强房地产企业运营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
                  3.改善房地产市场的经营发展环境。坚决清理涉及房地产的不合理收费,对法律法规未作出明确
             规定的保证金一律不得收取。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交易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质、预售、
             销售、备案等全环节的监管。取消房地产交易公证,房地产交易及产权证办理不需提交公证书,是否
             公证由交易双方自由选择。健全并联审批制,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事项需各个部门分头办理的,实
             行并联审批。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货币化的范围,鼓励和支持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家庭通过租赁市
             场解决住房问题。全面落实贯彻农业转移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户进城镇购房补助政策。
                  4.全面落实信贷政策支持。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
             为 20%,对拥有 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
             住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 30%。清理整顿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P2P平台及小
             额贷款公司等开展的住房金融业务,依法查处打击为客户提供 “首付贷”、加大购房杠杆、违反住房
             信贷规定的行为。购买与所购商品住房同一小区车库 (位),鼓励金融机构参照住宅贷款首付比例、
             贷款年限和利率政策执行。

                  (三)推动实施债务管控,着力防范化解风险
                  1.全面推进去杠杆工作。明确去杠杆的重点领域,落实分类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对政府和企业实
             行差别化去杠杆服务。准确把握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全面摸清地方法人机构杠杆情况,
             对杠杆偏高的机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资产,规范同业业务,控制新增投放及控制表外业务
             过度扩张,通过降低资产业务的风险级别,把高风险业务调整为低风险业务;及时跟踪监测辖区内法
             人银行机构杠杆率情况,确保辖区内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符合监管要求。加强对金融业的指导和监管
             力度,提高融资项目的自有资金或保证金比率,严控高杠杆、高风险融资项目。加强融资融券、资产
             管理等业务风险控制。
                  2.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逐步治理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防止
             风险通过担保、投资和管理层等关联关系蔓延扩散。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资本管理公司、融资登记
             服务、融资担保公司、典当等新型民间金融组织的监管,加强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和监管协同,提高
             监管有效性。对新增的新型民间金融组织严格申报材料审查,严把准入关口,严格依照规定的设立条
             件申报新设机构。
                  3.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实施差别化监管,继续督促农行和农信社不良贷款 “双降”,探索市场
             化、多元化、综合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采取收回再贷、展期续贷、并购重组等方式重组不良,公
             开拍卖、打包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转化不良,诉讼保全、处置抵押、呆账核销等方式消化不良,防
             止风险集聚和蔓延。稳妥有序推动 “僵尸企业”重组或退出市场,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生存的
             “僵尸企业”依法合规促进其重组、兼并或破产。严控新增政府债务规模,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根据县级财力状况和实际债务情况制定偿还计划,切实履行偿债责任;制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急预
             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切
             实维护金融秩序。
                                                                                                       9
                                                                                                    · 6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