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219
重要文件
三、目标任务
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推进64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全县建成
334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全县100%的自然村实施过新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示
范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00元以上,加快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新村落。村庄规划布局和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民俗和民族文化等特色突出,体现田
园风光和农村特点,村庄民居功能完善,安全、实用、美观,达到全面小康标准,适应现代
生产生活方式需求。
——新产业。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集合各村实际培育发展特色优势
主导产业,同步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效果明显。农村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清洁生产
技术广泛应用,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新生活。村庄实现通路、通电、安全饮水,广电、通信、互联网等通村到户,公共
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有较好的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和社会管理等服务,农民群众
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村风文明,过上现代文明安全新生活。
——新环境。村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明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
理,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彰显田园风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新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差
距不断缩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三农”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四、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抓好产业提升
培育致富产业是推进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产业强村、产村融合,转变农业
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体制增效。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抓住澄江被列为全市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重
大机遇,坚持把发展庄园经济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抓手,围绕蓝莓、荷藕、核桃、景
观苗木、抗浪鱼等特色优势产业建基地、建庄园,进一步扩大高原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规
模,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层次较高的精品旅游农庄和都市农庄。推
进生态农业循环工程,因地制宜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实施农机
化推进工程,采取政府扶持和项目引导的办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抓好新机具引
进和推广。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村,推行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构建
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每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培养1名以上农村科技辅导员,农机化水
平达50%以上。
2.…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集约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围绕蓝莓、荷藕、核桃、抗浪鱼等特色产业,通过建窖、建库、
建房等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和城镇集聚,完善初加工标准
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加大农特产品销售。每个美丽宜居乡村
示范点培育1~2个增收致富产业或产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特
色产业发展格局。
3.…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新型
消费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农商结合发展。以发展庄园经济和打造农业庄园为支撑,依托抚
仙湖和帽天山自然资源、农村田园风光、村落民俗、民族特色和乡村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林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