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6 - 中共文山州委执政纪要2016
P. 496
!"#$ 中共文山州委执政纪要
上级政府# 集中在权势和要害部门$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习惯于经验式管理" 重视批资金# 上项
目" 搞评比达标# 检查和验收等行政化管理方式$
"A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滞后" 功能发挥不佳
由于上述原因" 社会组织得不到重视" 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的困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有
的地方为规避风险" 反而提出非常繁琐的设立及管理要求" 出现了过度管理现象$ 文山州的社
会组织不但少" 并且如在推进 '三农大规划( 中成立起来的多数合作社" 从各部门抽调人员进
行管理" 无偿使用政府服务机构场所等" '行政化( 色彩浓厚" '去行政化( 步伐缓慢$ 民办社
会组织受资金# 管理# 场所等方面的限制" 发挥功能有限" 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有些政府和干部还是习惯于沿用传统的# 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管理自治组织" 导致其
'附属行政化( 及其干部 '官僚化($ 另有些乡镇政府对村委会放任自流" 导致部分村委会呈现
'过度自治化(" 甚至演变为村干部自治" 搞 '土围子( 和独立王国$ 这种自治组织和发展模式"
往往由于缺乏群众的主动参与" 最终形成 '上动下不动( '政府一头热# 群众一头冷( 的尴尬
局面$
'A边境地区扶持政策地缘政治导向弱化
近年来" 文山州不断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扶持力度$ 并且" 实际上文山州边境地区群众的生
活往往要好于越南$ 但是" 与越南不同的是" 越南的地缘政治意识很强" 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全
部是国家投入" 并且边民政策更具体" 照顾更大$ 比如" 越南边境一线村屯全部修通屯级公路%
给边境一线种植水稻的地方修建河坝# 水利渠道" 资金由政府投入" 不需群众投工投劳% 对回
迁的边民补助建房标准由 "##" 年的每户 %### 元人民币提到现在的 " 万元人民币% 从上世纪 )#
年代起就在边境农村实施免费医疗政策% 对边民实行所谓的 '第一到第十二( 的学生免交学费#
书费等" 并且免费发放校服" 每月补助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生活费% 在就业上" 只要能读到
'第十二( 的一律包分配$
而我国则采取国家和地方政府 '拼盘( 式的投入$ 由于文山州财政困难" 贫困面大" 在很
多方面就往往投入不足$ 国家政策及其宣传导向" 是影响人们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 对于文山
州边疆地区少数民族" 特别是跨境民族来说" 这种影响" 常常是通过中越两国的民族政策和边
境政策的对比而得到强化 )或弱化+ 的$ 多数边民认为越南对边境地区实施的优惠政策更实惠#
更具体" 于是产生心理不平衡$
,A民族文化建设展示化的做法不利于构建社区社会治理的价值基础
近年来" 文山州大力发展民族文化" 很多社区也有自己的演出队伍$ 但这种重视主要是看
重民族文化的宣传效应$ 这种把民族文化作为宣传工具的做法" 可称之为 ' 民族文化的展示
化($ '展示化( 的做法" 实质就是把民族文化单纯作为宣传本地# 吸引外资的重要资本" 作为
生产力发展的 '戏台($ 就文山而言" 这种 '展示化( 有其合理性" 它不仅提高了文山的知名
度" 并且" 正是在这一观念的主导下" 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才得到了挖掘# 整理和利用$ 但文
化的 '展示化(" 往往与社区生活相脱节" 使老百姓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 '边缘化($ 并且"
为了强化本地文化的吸引力" 刻意突出其 '原始( 的一面" 使民族文化达不到凝聚人心# 强化
国家认同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价值基础的作用$
%A社会治理方面的法规不完善" 依法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弱
$)&& 年以来" 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文山州先后制定了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等八部条例$ 但还没有 ,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社会治理方面的法规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