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5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35

政策法规


            金沙江沿线太阳能多元化利用与规模化发展,探索                             闲农庄、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太阳能发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持农产品电
            电新模式,科学有序发展风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                             商、农资和农技网络服务、农村互联网金融和智慧
            质能。                                                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
                 清洁载能产业。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向,引入有实力大企业大集团适度开发。推进水电                                 种植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
            铝一体化、硅及高端硅材料等载能产业适度发展,                             田,推广高效农业,提高单产水平。以昭鲁坝、宾
            引导钛产业加快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推进铜、                             川坝、三川坝等为重点,巩固提升水稻、玉米、小
            铅、锌等传统有色行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大                             麦等粮食基地生产能力。以德钦、维西、香格里
            力发展绿色新型建材,引导黄磷、电石、铁合金等                             拉、宁蒗等为重点,大力建设青稞、荞麦、燕麦等
            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降本增效。坚持生态开                             山地优质杂粮基地。发挥干热河谷地区光热等气候
            采和精细化新型化延长产业链,确保节能减排达到                             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和特色
            最好水平,加快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建设,构建“产                             蔬菜。在巧家、大姚等区域,发展集桑蚕种养殖、
            业配套、价值链协调”的清洁载能产业体系。                               缫丝及丝产品精深加工、副产品多元开发为一体的
                 (二)现代生物产业                                     现代茧丝绸产业。
                 推进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加快发展以现代中                               畜牧业。大力发展以牦牛、黑山羊等为重点
            药(民族药)为主的现代生物产业。引进和培育一                             的草食畜牧业,以生猪、鸡、鸭、鹅等为重点的畜
            批生物龙头企业,提升生物技术创新水平,延伸生                             禽标准化养殖。扎实抓好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大力
            物产业链。促进有竞争优势的天麻、附子、石斛、                             推广“草+畜+沼”和“秆+畜+肥”循环农业发展
            当归、重楼、杜仲、白芨、黄精、灯盏花、龙胆草                             模式。
            等中药材资源就地转化。加快彝药、藏药等特色民                                 林业。依托山区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大力
            族医药产品开发,支持彝、藏医疗机构制剂在民族                             发展核桃、油橄榄、花椒等木本油料产业,积极发
            地区县以上医疗机构调剂使用。积极开发螺旋藻等                             展林木种苗产业。加快推进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
            天然健康产品与植物提取物。                                      业及野猪、梅花鹿、藏马鸡等林下养殖业。大理、
                 (三)装备制造业                                      丽江、迪庆沿江区域重点发展中药材、野生菌林下
                 发展面向出口加工的水电、风电、光伏及风                           经济产业,昆明、楚雄沿江区域重点发展观赏苗
            光互补、生物质能的发电及输变电等电力装备制                              木、特色经济林产业,昭通、曲靖沿江区域重点发
            造,拖拉机、小型联合收割机、水泵、微耕机等山                             展中药材和竹藤等产业。
            地小巧特色农林机械装备,钢构、小五金等金属制                                 渔业。发展池坝塘健康养殖、沿江稻田养鱼
            品。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积极发展轨道交通、                             等特色渔业,有序发展溪洛渡、向家坝等库区生态
            自动化物流等高端智能装备以及电力、重化冶矿                              渔业,推进外向型水产养殖与加工基地建设,延长
            工程机械等专用设备,培育发展红外及微光夜视、                             淡水渔业产业链。
            LED半导照明、光伏材料和组件、OLED微型显示                               五、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器、金融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和电                                 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上、中、下游各自优
            子浆料等电子信息制造业。                                       势,建立科学合理、分工协作的产业布局,加强产
                 四、促进农业现代化                                     业互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搭建区域间产业转移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促进服务平台,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农                           建设,推动区域间的园区跨州、市合作共建,建设
            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试点示范县、乡、村。延伸农业                             “飞地”园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产业链,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                                 培育产业集群。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以
            一体,支持发展农机服务、疫病防控、农产品运销                             大型企业为骨干,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和辐射
            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大                             带动作用,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骨干
            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田园风光、民俗文化、                             企业领军、中小企业配套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
            特色村镇等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休                             态体系。在现代生物医药、清洁载能产业、商贸


                                                                                                           28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