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8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38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区域对接统筹、联动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                            条件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开展直接交易。
              垒,统筹考虑经济带内各地区功能,强化产业、城                                 土地政策。对重大项目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
              镇、交通、环境等方面对接,共同谋划实施重大项                            划指标预留,优先安排航运、港口、公路、铁路和
              目,推进旅游文化、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水体经                            过江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对可挖潜的存量建
              济、现代物流等合作,加强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                            设用地,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政策,依法有序开展
              合作,促进区域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共同发展,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挖掘建设用地空间。进一步
              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带整体优势,形成经济带内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
              协调合作发展新格局。                                        制,以“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提供用地。
                                                                支持探索水电站、水库等重大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建设涉及的淹没区及生态修复整体绿化的用地方式
                                                                改革。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创新性的政策优                                 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经
              势,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加强规划实                            济带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
              施保障,推动经济带协调发展。                                    争取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有关政策,探索上下
                                                                游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建立横
                           第一节 加大政策支持
                                                                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湿地、流
                  财政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经济带基础                           域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建
              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倾                            立水电资源开发长效补偿机制,通过地方依法参
              斜支持,提高省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                            股、留存电量等多种方式支持水电资源就地转化用
              支付、省级财政专项投资和财政贴息资金的投入力                            于电站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逐步提高生
              度。争取中央对贫困县公益性建设项目予以全额补                            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助,免除地方配套资金。                                            人才政策。落实个人所得税减免、薪酬补贴
                  投融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按照国家有关                           等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到经济带
              要求进一步下放有关项目的审批权限。建立透明、                            创业创新。争取加大国家机关、大型企业、发达地
              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和                            区与经济带干部双向挂职、任职及交流挂职力度,
              价格激励等措施,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生态环                            争取国家“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院士工
              境保护和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                            作站”等人才和引智项目向经济带倾斜。支持建
              合作。鼓励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创                            立经济带内州、市、县、区人才交流互动机制,
              业投资基金,加快林权、矿权等交易平台建设。加                            促进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建立大
              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项                            型专业人才服务平台,完善人才需求信息发布方
              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                            式,增强人才供需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
              势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经济带青年技能人
              业通过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上市和保险资金运用                            才培养力度。
              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设立政府性创新再担
                                                                             第二节 完善体制机制
              保基金,强化科技担保服务。
                  产业政策。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借鉴负面                                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州、市联席会议制
              清单模式,编制产业承接转移指南,促进特色优势                            度,定期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落
              产业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优先布局旅游文                             实规划明确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7
              化、健康体育、现代物流、清洁载能和战略性新兴                            州、市人民政府作为实施本规划的责任主体,要加
              产业项目。对使用新型产品和服务的用户简化政                             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
              府补贴申请及审批程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                            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推动规划实施。省直有
              入,对获得国家、省(部)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                            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汇报
              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给予奖励。开展知识产权                            衔接,积极争取将经济带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纳入
              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支持符合                            国家规划,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规划编制、政策


            29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