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1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81
理论研究
(四)湿地监测调查与评价
三、湿地科学的发展方向
湿地调查、评价和监测是湿地有效管理的
综合国内外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湿地资源面临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湿地进行监测,可以严格
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当前湿地研究的趋势,湿地科 监控湿地变化,尤其对中国湿地保护现状而言是
学的发展方向包含以下几点。 游憩重要的。中国湿地现在存在普查时间间隔较
(一)湿地与区域环境变化 长,对湿地资源和破坏情况了解不深入,不利于
气候变化是人类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已有 湿地的保护。所以有效地提升湿地监测手段和技
数据表明湿地的衰退或增加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术,开展湿地动态监测研究,建立湿地动态变化
含量变化,从而影响地区气候变化的程度。由于湿 预警系统,为保护湿地提供准确有效地信息和技
地在云南省分布比较广泛,类型多样,所以对于湿 术手段 [15] 。
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产生的模式以及机制和敏感 (五)湿地规划管理与保护
性、突变阈值与早期信号预警等内容的定量分析, 近年来中国湿地资源研究水平提高较为迅
仍需要进一步的付诸研究。湿地温室气候排放、泥 速,对于湿地保护也日渐重视,要维持这种理念和
炭湿地恢复、固碳减缓气候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对 机制的可持续,就要打破以往管理中的问题,将生
沿海湿地影响等方面内容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另 态保护纳入高级管理的工作当中。这就需要对湿地
一方面,从全球生境的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演化 管理与保护方式进一步研究探索,找出一条适于中
产生正反影响入手,模拟湿地在未来气候条件中 国社会的管理道路,使得项目部门可以综合协调的
的演替趋势,可以更好地前瞻性地提出有效地保护 管理湿地,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
湿地措施。 时,在湿地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也要深入研
(二)湿地与人类活动影响 究,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对湿地进行有益开发,
人类的活动对湿地产生了许多影响,有些影 增加湿地的多种功能,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
响是在湿地的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的,不一定对湿 社会价值 [16-17] 。
地产生危害,但有些影响对湿地造成的损害确实不
四、湿地科学的发展特点
可逆的,会导致部分湿地生态系统失去自我维持的
功能。因此,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有利于及时 湿地的科研方向更加侧重于湿地生态系统
或提前采取措施恢复或保护已破坏的生态系统。另 的生态过程与动态、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湿地退
外,在湿地资源利用上,人工湿地研究不断受到重 化恢复重建机制和人工湿地的构建、湿地生态工
视,对于人工湿地的生态价值和生态问题的研究, 程模式与管理技术、湿地保护与管理的新技术的
也应不断深入和细化,从而平衡人类活动与湿地健 应用等,整体说来,湿地科学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康的关系。该方面研究不仅表现在对人工湿地污水 特征。一是区域化,湿地研究的空间尺度走向分
净化的利用,湿地应用于农业流域、城市区域的研 化,宏观尺度的研究区域不断扩大,逐渐由景观
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向区域和国家尺度发展;二是时代化,伴随全球
(三)湿地与研究恢复技术 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湿地与气候变化研究将成
在湿地退化规律与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 为中国湿地研究新的热点与重点;三是创新化,
对退化湿地的恢复技术,进行保证湿地的健康,是 湿地的发展依赖者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更加
湿地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的灵活与科学;四是定量化,对湿地资源的研
是湿地研究发展进步的必要手段。湿地监测和保 究,已经开始由过去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向统计推
护研究设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使用、湿地内物 论分析和模型分析方向发展。总之,湿地研究正
质流动的分子实验需要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数学 在不断地深入与广泛,学科发展向着宽领域、高
模型的建立、湿地系统的监测需要遥感技术的配 技术的方向发展。
合。随着区域和国家尺度湿地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五、结论
的标准化不断完善,湿地监测与恢复的相关技术
也会更加深入发展,从而推进湿地资源研究的现代 湿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湿地的相关研究发
化进程。 展迅速。基于湿地的研究热点,湿地的发展方向主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