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4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74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游保护原则,比如野生动物园、海洋公园等。实施 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意味着大力发展创新旅 [4]李悦,基于中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
游和绿色旅游。科学规划石林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 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
展建设,按照规模适度的原则,逐步推进景区绿 学博士论文,2015.
色和生态建设。景区生态环境制度设计要充分考 [5]刘胜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探析
虑云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从而做到生态旅游和 [J].广西社会科学,2016(248):18-19.
绿色旅游。 [6]庞皓.生态云南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
(三)鼓励和扶持景区绿色发展创新 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
创新绿色旅游是以保护人类生产、生活、生 [7]石敏俊,刘艳艳.城市绿色发展:国际
态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所有 比较与问题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
旅游活动的总称,其最大的特征是绿色与环保。当 (5):140-141.
前,中国绿旅游创新依然处于起始阶段,政府应尽 [8]吴松.努力建设绿色发展试验示范区
早出台推动企业绿色旅游创新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 [J].社会主义论坛,2016:36-37.
度,为绿色旅游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促 [9]王永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进旅游业由褐色向绿色转变。 [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3):51-53.
1.…在可能实现的前提下,从空间的角度上, [10]郑长德.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集
尽可能拓宽生态旅游的活动区域 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减贫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
通过与生态旅游区周边村落居民进行协商, 大学学报,2016,36(1):115-120
将旅游区周边生态系统保护较好的区域纳入旅游生 (朱冬、巩合德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
态保护区的建设,达成共同分享利益的联营机制,
同时与周边居民共同承担风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
以激发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生态
旅游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3]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云南省
2.…从时间上考虑,合理安排游客在生态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区的活动时间
通过调查不同季节游客数量,掌握游客生态
旅游的规律,包括:淡季、旺季游客数量变化动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态;一周之内游客数量变化动态;一天之内的变化 放在突出地位,作为生态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
情况。制定相应的接待机制,推行生态旅游预订制 化遗产理所当然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
度,在一些生态标准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可以采用门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认为非遗保护有利于推进
票预订的方式进行控制。当旅游区旅游人数达到旅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文化生态建设,有利于培育国民
游区生态容量时限制进入的游客数量,在旅游旺季 素养,并立足于云南省非遗保护实际,尝试建立GCPM模
按照价格弹性原理适当调整价格以达到控制人数的 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效果,削减旅游旺季和每周双休日旅游者旅游的高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GCPM
峰时期中所呈现的拥堵现象 [3] 。 模型;云南
一、引言
参考文献:
[1]白应华.构建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支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10
体系论[J].普洱学院学报,2014,30(1):18-23 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
[2]陈岢旸.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村环境保护 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
问题研究一一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D).云南财 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
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
[3]李铃,基于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云南石 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5项:口头
林旅游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管理研究[D].云南师 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