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0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530
2015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罗平县生物群地质公园管理局,规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为罗平县开展化
石保护开创了新局面。
(二)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加强生物群化石资源保护意识
“罗平生物群”发现以来,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报刊、网站、科普、科研、建立基
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罗平生物群”相关知识,重点宣传“罗平生物群”的科学意义、地
位、价值,宣传《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
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意识。划拨专项工作经费1500余万元,建立了罗
平生物群独立门户网站,制作电视宣传片、主题片8部,光碟20余个,宣传册10种500余本,组
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20余批次,出版发行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科普读物》,制作7款
具有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的纪念品。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国内《自然
通讯》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进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论
文17篇。
(三)强化规划控制,明确划定生物群化石资源保护范围
抓住规划这个龙头,绘就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发展蓝图。《云南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
公园规划》于2014年4月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核通过。规划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
观类型划分为典型地层剖面、古生物、地质地貌、水体景观等4大类7类8亚类11种,分属于4个
等级,世界级景点4个、国家级景点共2个、省级景点共2个,其他景点为省级以下。一次划定
了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6处,总保护区及游览区面积26.03平方公里。其中,门前坡为特级保护
区,上石坎为一级保护区,大洼子偏头坡、金鸡峰丛等为二级保护区,十万大山等为三级保护
区,各级保护区管理目标、管理措施明确。制定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化石保护管理方
案》,明确罗平生物群化石的保护目标任务,制定6年规划和行动计划,形成完整的化石资源保
护管理体制,各项保护措施具体成熟,为地质遗迹景观、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
观的自然完整性得到较好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四)强化投入保障,推动化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
始终坚持“依法管理、有效保护、有度科研、有序开发”,大力推进地质遗迹的保护工
作,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先后出台《关于保护罗平古生物化石群的通告》
《关于罗平生物群化石保护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罗平县综合整治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
园及周边环境打击私挖盗采古生物化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
调查中心组织发掘,完成了罗雄街道大洼子村上石坎、门前坡、响动坡3个采掘点的工作,采获
化石2万余件。目前已鉴定命名的化石有6门40属113种,其中32个新种属罗平发现并命名。加大
对地质遗迹景观及游览区的保护力度,投入3000余万元修建园区道路、标本分类、编号、登记
和整理、测定公园拐点坐标,设立了部分界桩、标识标牌,加快建设地质公园数据库,建立地
质遗迹名录,地质遗迹评价等基础工作。
(五)强化监管巡查,联动打击盗采盗掘违法行为
2009年,成立了罗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群管理处,组建24人的化石管理队,由化石管理队
员分片包干管护对大洼子化石园区的4个村委会进行巡查、值守。于2011年成立了罗平生物群研
究保护协会,进一步推动了罗平生物群化石保护工作。2015年,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地质
遗迹及相关设施管护由大洼子化石保护协会承包管护,进一步明确了管护范围、对象、目标任
务、权责范围、考核奖惩等,化石管护工作不断规范。县政府每年组织开展1次以上打击非法盗
-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