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4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504
2017
2017 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
员 50 元的教育培训经费,落实每年 100 万元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县
165 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县委书记登台授课,党校教授结合基层实际认
真解读,筑牢基层党组织书记提升站位、增强素质的基础。三是强化实地观摩,2017 年共组织
全县 274 名领导干部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三批次到贵州毕节学习先进的农村发展理念和
发展模式,打开视野上的“窗口”,解开思想上的“扣子”,为“固定思维”模式输入新鲜血液,
有力激发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四)以“三项措施”为着力点,促进产业发展优质化。一是强化工作指导。深入开展“六
个百家”活动和“十百千万”示范行动,输送千名人才进农村,组建 187 支驻村扶贫工作队,
选派 627 名(含派驻“两区”29 名工作队员)省、市、县、乡优秀干部和骨干力量深入一线指
导脱贫工作、产业发展。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创新“支部 + 合
作社 + 企业 + 农户”等多元模式,用好“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因地制宜,大力
发展撒坝猪、乌骨鸡、板栗、葛根、葡萄、猕猴桃、青(花)椒、中药材等高原特色种养殖业,
组建专业合作组织 911 个,重点合作社辐射建档立卡贫困户 9400 余人,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
经济实施集体经济 95 个,消灭“空壳村”34 个,有效破解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题。三是提升“双
带”本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和党员致富能手带富作用,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
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骨干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为契机,大力支持贫困户创业致富,
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2016 年以来,366 名贫困党员实现率先脱贫,把 25 名党员致富
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 16 名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五)以“两个保障”为支撑点,促进保障提升长效化。一是完善经费保障。在严格落实
省、市关于提升村(社区)干部待遇政策的基础上,统筹资金 360 万元对 60 岁以上农村党员按
照 60—70 岁每月 50 元、71—80 岁每月 100 元、81—90 岁每月 200 元、91—100 岁 300 元每月、
100 岁以上每月 500 元的标准发放固定生活补助,体现党的关爱与关怀,解决村(社区)党组
织书记“后顾之忧”,激发其全力投身脱贫攻坚的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强化人才保障。按照“素
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原则,注重在高学历人群、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
外出经商务工中的优秀青年和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村(社区)后备干部,通过定期培训、专人帮带、
实践锻炼、进修学习等形式,加强对村(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确保每个村(社区)动态保
持 2—3 名后备干部,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
人才后备力量保障。
(六)以“三力发挥”为落脚点,促进工作推进精细化。一是提高凝聚力。开展寻找本村的“前
世今生”“第一名党员”“第一名军人”“第一名大学生”等“七个第一”活动,打造 48 个村
史党史陈列室,不断凝聚正能量。带头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和“三率一度”考核标准,
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完善村(社区)脱贫发展规
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是提升行动力。积极贯彻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好新农合、大病救助、民政临时救助等惠农民
生政策,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无缝衔接。强化第一书记和
驻村工作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与帮扶单位、结对干部联系协调,不断充实一线扶贫力量。
三是增强免疫力。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为重点对象,以守纪律讲规矩和正确政绩观、
权力观、利益观为核心开展廉政教育,在加大对“村霸”和“蝇贪”整治力度的同时,深入挖掘、
推荐、宣传身边廉政勤政榜样,开展示范带动教育,推进廉洁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支部活动,
推动廉政文化向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