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1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501
调研报告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人”,在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方针
路线,落实强基惠农政策,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不断提高其服务群众、服务脱贫、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村(社区)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任务圆满完成。
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禄劝县下辖 13 个乡(镇、街道)、165 个村(社区),其中省级贫困村 20 个、市级贫困村 50 个,
建档立卡贫困户(含新纳入)共计 21386 户 73440 人(不含“两区”托管 3 个乡镇数据),现
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165 人,其中女性 5 人。自 2016 年村“两委”换届以来,全县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受历史原因、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禄劝村(社
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仍面临着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当前,禄劝正处于脱贫摘帽的攻坚期、经济
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及滇中新区、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为禄劝的发展带来难
得的政策机遇。但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来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部分村(社
区)干部思想上准备不足、能力上不能适应,胜任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压力巨大。
(二)打赢攻坚硬战的信心还需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
组织有攻坚必胜的信心和打赢硬仗的决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对上直接对接乡(镇、街道)
党委政府,对下直接联系群众,对外直接承担协调重任,对内直接面对脱贫攻坚的一线阵地,
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多而杂。少部分党组织书记过分强调当地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政治
站位不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还不够坚定。
(三)担起攻坚重任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担子在一线、责任在基层、
要害在关键人,个别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缺乏担当意识,将职务当做个人发展的资本,对本
村建设、村民诉求不够关心,解决群众矛盾不积极,工作开展不深入,服务群众不到位,“等
靠要”的消极思想比较突出。近年来,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动辞职的 3 人,一些村干
部明确表达辞职意愿。
(四)带头引领示范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科学发展、
和谐稳定的带头人,只有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才能扎实基层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切实解决
脱贫动力不足问题。当前,一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安于现状,面对
贫困落后束手无策;一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政策掌握不扎实,发展路子不清晰,示范带动
作用不明显,难以将党和政府的正确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从主观来看,有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习不够,能力不强,
宗旨意识淡薄,习惯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因素。从客观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人才外流,后备力量薄弱。本地发展基础薄弱,难以留住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村干部来源受限。据统计,禄劝县劳动力转移就业 168714 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 235337 人的
71.69%,其中党员 7796 多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 46.3%。农村年轻优秀人才长期在外,在职村
干部普遍年龄偏大,一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难以选到合适的人,面临着“矮子里面拔将军”
的困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的不足,对整体队伍结构及村干部素质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待遇偏低,干事热情不高。2015 年,禄劝县出台《关于适当提高全县村(社区)干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