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九)
P. 13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86.18万人次。1999年,全区洪涝灾害严重。6月26日,赫章县野马川镇发生特大洪水灾害。2000
年5月上旬,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6县市相继发生特大风雹洪涝灾害,64个乡
镇57万人口受灾,死亡29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大方县小屯乡清石村因遭受特
大暴雨、冰雹袭击,造成严重泥石流灾害,死亡15人,失踪3人,伤18人。是年6月23~24日,
金沙县再次遭受特大洪灾.全县26个乡镇全部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4万元。1994~2002
年,每年平均受灾人口351.48万人,成灾228.91万人,农作物受灾35.4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8亿元。8年中,地区及各县市民政局共落实救灾经费1.88亿多元,发放救灾粮6.85万吨,恢复
因灾毁损房屋3.5万间。
2003年11月15日凌晨2时49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5.1级地震,波及威宁县中水镇和玉龙乡,
地震烈度达6度。截至12月6日,共发生大小余震406次。灾情涉及32个村、203个村民组、14578
户、6.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437.1万元。地震造成部分山体断裂,损坏房屋5186间,造成危房
991间,倒塌9间;受损学校24所,严重受损7所。群众生产生活和学校教学受到较大影响。灾情
发生后,省、地、县3级政府分别组成工作队赶赴灾区,了解灾情,安抚灾民,组织群众进行生
产自救。省民政厅领导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后,指令有关部门拨出500顶救灾帐篷、1000床棉被、
2000件棉衣、2000盒药品支援灾民。地区及威宁县增拨救灾经费。共青团毕节地委、毕节地区
青年联合会、地区青年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出《地震救灾倡议书》、毕节地直机关工委也发出
《倡议书》,分别号召青年和机关工作人员伸出友爱之手,向灾区民众捐款、捐赠衣物。到12
月25日,地直单位共捐款19.45万多元,衣物8196件;全区共青团组织捐赠6万多元,5660件衣物
和500公斤大米,分别送往灾区。2003年,全地区先后遭受干旱、风雹、洪涝、滑坡、泥石流、
地震等灾害。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下拨900万元春荒款,其中用450万元采购粮食发放
给断粮群众、用450万元定期救助农村特困群众17.6万人;下拨1010万元,用作4.71万名城市居
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下拨179万元省级粮价款,以保证粮价上涨后发放救济粮数量不减。是年,
全地区共投入各类自然灾害救济款2768.5万元,救助灾民86万多人次。
2004年8月10日18时26分,在云南省昭通与鲁甸之间发生5.6级地震,波及威宁县玉龙、中
水、牛棚、黑土河4个乡镇,55个村受灾,涉及347个村民组,8587户3.71万余人。8月11日上
午,地区行署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相关单位以条块结合方式,根据灾情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产
和生活。采取科学抢险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当天下午,由地区行署组成救灾工作小组
赶到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威宁县委、县政府及受灾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深入灾区,调查了
解灾情,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人员伤亡。是年8月24~26日,威宁县东风、二塘、猴场、幺站
以及赫章县可乐等乡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暴发洪涝灾害,造成山体滑坡,人畜死亡,大量房
屋、基础设施、工矿企业、车辆、农作物严重被冲毁、淹没,给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
造成极大的损害。据统计,威宁境内16个受灾乡镇死亡11人,洪水冲走大小牲畜52头(只),
1.55万公顷农作物受灾,房屋倒塌149间,直接经济损失3200多万元。8月30~31日,中共贵州省
委、省政府派副省长禄智明率省农办、省农业厅、省防汛办负责人到威宁、赫章县察看灾情,
安排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