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61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米。现存后殿,面阔3间,通面阔13.1米,进深2间,通进深9米许,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歇山青瓦
顶。前带廊,深1.9米,穿枋雕刻精湛。
织金紫竹庵 位于城内紫竹路东侧虎丘山上。康熙四十六年(1707)始建,道光十九年
(1839)重修。坐南朝北,面阔3间,通面阔11.6米,进深2间,通进深7.2米,穿斗式木结构重
檐歇山顶。台基高1米许。隔扇门窗,翼角起翘。
织金寿佛寺 又名“三楚宫”,位于城内支前路中段东侧。清初始建,乾隆五十六年
(1791),由城南移建现址。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五年(1845)重修。坐西向东,由
大殿、戏楼、厢房及牌坊组成。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0平方米。大殿面阔5间,
通面阔21.28米,进深6间,通进深16.2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青瓦顶。前后带双步廊,深
1.84米。山墙嵌“重修三楚会馆序”碑,青石方首,高2.25米,宽0.9米,厚0.24米。碑座高0.3
米,宽1米许,厚0.4米。额题“庙貌常新”4字,每字0.1米见方。首题“重修三楚会馆序”。碑
文记重修事。立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
织金玉皇阁 位于城内玉屏路中段北侧。康熙
二十九年(1690)始建,嘉庆、道光年间两次重修。
坐东向西。由阁楼、前殿、后殿及禅房组成。现存后
殿,二层,底层面阔5间,通面阔17.49米,进深3间,
通进深10.2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歇山青瓦顶。明、
次间前檐为砖拱门,梢间砖砌拱窗。
织金龙王庙 位于城内清泉路龙潭南侧,清代中
期建。坐南向北,由大殿、两厢、山门组成。占地约
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存大殿,面阔5
间,通面阔19.1米,进深5间,通进深11米许,抬梁穿
斗混合结构悬山青瓦顶。前后带廊,分别深3.5米、
2.9米。
玉皇阁
织金杨泗将军庙 位于城内双堰塘畔,清代中期
建。坐西向东,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顶。面阔3间,通面阔10米许,进深3间,通进深5米许。隔扇
门窗。2014年进行全面维修。
黔西水西公园 位于城东隅狮子山西面,占地6万平方米。前有荷塘,后有水渠,左有绣
球山,右有游泳池。早在元代,彝族女杰奢节衣冠墓葬于此。明正德初年修建观音阁,并铸大
铁钟,后遭战火,寺毁钟残,故名正德残钟。清雍正四年(1726)知州陈德荣等捐资在绣球山
上建观文塔(俗称七层塔),八年(1730)知州鲍尚志增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观音
阁。此后,黔西本地人李世杰出资在附近建文峰书院。嘉庆年间,在绣球山下建李世杰牌坊。
咸同年间,寺庙、书院毁于战火。光绪八年(1882)乡人捐资将前后殿宇及神像修复。民国5年
(1916)至19年(1930),黔西名人姜磻溪募资筹款,重修观音阁,增筑莲花池,建正厅、半
山亭,砌筑园墙,且邀黔西知名人士题字、作诗、书联,取名水西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