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7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宽0.7米。
                 毕节猴子桥  位于大吉公子河,清光绪年间彝族土目杨仿岩捐建。单孔石拱桥,长22.25米,

            宽5.33米,拱跨7.5米,桥距水面25米。桥面设1.03米高石栏,刻狮、象各1对,现已毁。桥墩
            阴刻楷书“灵泉”二字,字旁左镌“光绪甲辰蒲月”、右镌“毕阳杨芳枝题”。桥两端各立

            四棱碑一通,以彝、汉文分记建桥经过,今无存。猴子桥一带环境优美,一道高60余米的瀑
            布从峭壁上飞泻而下,注入深潭,河中怪石嶙峋,两岸花木葱茏,过往行人常在桥上小憩,观

            山望景。
                 毕节甲秀桥  俗称拱背桥,位于毕节城区德溪威镇河与德厚河交汇前50米处,清康熙年间
            建。单孔石拱桥,券半圆形,锁桥石有圆形浮雕一,直径0.3米,圆内镌连球套图案。长20米,

            宽0.6米,高7.3米,跨距14.5米。
                 毕节斑竹林桥  又名月亮桥,位于岔河乡双华河上,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长16米,宽4.4

            米,高4米,孔跨7米。东南角立彝、汉文碑记一通,高1.1米,宽0.65米,厚0.14米。
                 大方花底河  位于三元乡群丰西北花底河上,建于清光绪年间,单孔石拱桥。长16.1米,宽
            3.5米,高30余米。

                 大方何家桥  位于大山乡柿树西蚂蚁河上。为彝族“卜卧白索”后裔阿局及其亲侄啥吐诺义
            于清嘉庆七年(1802)倡建,单孔石拱桥。长9.36米,宽2.3米,距水面6.8米。桥头立碑一通,

            今藏于奢香博物馆。
                 大方目睹桥  位于大山乡柿树西目睹河上。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建,2006年加固修缮。

            长17米,宽4.8米,高8米。桥端立碑一通,今弃于北20米河边。
                 赫章安兴长命桥  位于水塘新河海子田洗菜河上。长4米,宽2.3米,高2.5米。拱顶阴刻楷书

            三行:“嘉庆二十四年七月初二日卯时,安兴□保长命百岁。”
                 赫章丰沟大桥  位于双坪乡与朱明乡交界的可乐河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建,1975年加
            固,单孔石拱桥。长30米,宽7米,高9米,跨距25米,为镇雄至威宁的古桥。

                 赫章天桥  位于妈姑镇天桥北小河上,清道光年间建,捐资建桥者姓名刻于拱顶一块料石之
            上。 长7米,宽4米,高3.5米,净跨5.5米,今尚完好。

                 赫章发河石桥  位于古达乡发河河边,建于清代,是毕节至水城的古桥。长11.5米,宽3米,
            高3.5米,跨距3米。拱顶有三块料石刻文,字迹模糊不可辨认。
                 金沙晏家石桥  位于岩孔镇安河与遵义羊榜交界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建,单孔石拱

            桥。长20米,宽4.85米,高5米,跨距5.1米。东立石碑三通,一通为四棱碑,上部阴刻“永垂万
            古”四字,下部刻晏家功德;余二通碑文剥蚀不可辨。

                 金沙永盛桥  位于长坝乡花滩崔家洞。咸丰八年(1858)建,单孔石拱桥。跨距20米,宽
            3.2,高11米,今坚固如初。桥西北立四棱碑一通,上刻捐建者名,部分字迹模糊难辨。

                 金沙陇纪引水桥  位于大田乡白泥陇纪(属大定府东乡乐贡里,又名笼己、陇几、龙溪、陇
            箕箐等),约建于明末。此桥面为水渠,应为引水设施,可引水灌溉千亩“陇箕”坝子稻田。
            青石砌筑,长14米,宽2.5米,高约6米,跨距5米。桥面沟渠,宽0.4米,深0.5米。



                                                                                                           297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