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01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1937~1945年 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学生搜集、编印的《西南采风录》,其中有一首威
宁山歌很受闻一多称赞:“马摆大山高又高,打把火钳别在腰,哪家姑娘不嫁我,关起门来
放火烧。”
5.仪式歌。黔西县有:(1)哭嫁歌。有哭开声、哭爷爷、哭奶奶、哭爹爹、哭娘、哭外
婆、哭舅爷、哭舅妈、哭伯伯、哭伯娘、哭叔叔、哭叔娘、哭姑爹、哭姑妈、哭姨爹、哭姨
妈、哭哥哥、哭嫂嫂、哭姐姐、哭妹妹、哭弟弟、哭友邻、哭媒人、哭接亲、哭送亲。(2)
哭丧歌。有哭娘死、哭做棺木、哭梳头入棺、哭烧倒头纸、哭起道场、哭看地、哭过殿、哭
下祭、述哭、哭娘恩、哭开棺、哭送丧。(3)孝歌。可一人唱,可二人对唱,可多人唱,
唱开场孝歌后,则唱历史演义,唱世相百态,有《鱼儿五更歌》《打架歌》《懒鬼歌》《懒
婆娘》《对骂一更歌》《十八扯》《杂字孝歌》《二十一朝代歌》《三国孝歌》《四季行兵
歌》《十二月行兵歌》《叙事歌》《英雄孝歌》《五更小乔哭夫》《五更周瑜哭妻》《征东孝
歌》《征西孝歌》《杨家将》《黄灯夺位》《五更梵王太子》《五更黄毛小书生》《五更玉
英悲诉》《寡妇哭五更》《五更寡公道苦》《五更寡妇诉情》《美女哭五更》《五更柳氏哭
夫》《母恩孝歌》等。(4)礼仪说唱。为婚嫁、寿诞及杂仪诸如“回喜神”“挂红”“闹洞
房”“金果押帐”“小儿剃头”“拴红绳”“踩桥立碑”、祝寿穿戴等场合的说四句,均为贺
词,用念诵形式表达,带韵,每句七字,每首四、六、八、十句不等。(5)散花。有《散花
文》《仙童传道》《散花形》《劝散花人》《散花态》《十字花》《百花争锋》《散奇花》。
金沙县汉族仪式歌有哭嫁歌、孝歌,有婚嫁、寿诞、立房及杂仪的贺词,给洞房新床挂帐子时
说四句扫床吉语,为新郎挂红的上红歌、下红歌、拜寿歌、新房上梁歌、上梁吉语、祭梁吉
语、抛高粱粑吉语,还有说春词中的开财门、踩造财门、谢烟、谢茶、谢酒、谢饭、铁匠铺参
李老君、遇木匠参鲁班、参药王。织金、纳雍汉族仪式歌有哭嫁歌、孝歌及立房、寿诞和杂仪
的贺歌贺词。威宁汉族礼仪歌有孝歌。赫章汉族仪式歌有孝歌、散花和立房、开财门等吉语。
6.民间小调。黔西县已搜集整理的有《十杯酒》《五更盼郎》《十二月唱祝英台》《烟花告
状》《贤女劝夫》《二姑倒提》《月望郎》《放风筝》《叹十声》《五更叹贫》等。
7.其他歌谣。各县还有游戏歌、事物歌、催眠曲、绕口令。
第四节 民族民间戏剧
一 傩 戏
傩戏亦称傩坛戏、傩堂戏、端公戏。有傩仪、傩舞、傩戏3种形式。傩仪属傩坛仪式性活
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傩舞,以舞蹈表演较短的情节。傩戏戏剧形式较完整,扮演的故事
多荒诞离奇,富于想象,充满神话与神秘色彩。艺术处理方式以时空流动,不拘一格,变形,
象征,怪诞不经。表演朴拙、怪异,随意性强,插科打诨,生动幽默。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