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17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蓝、绿、紫各种深色漆和浅色漆的技艺。胎坏,有皮胎、脱胎、木胎、半纸皮胎、纸胎等,其
中皮胎独具特色。灰地,即固型整形工序,有上粗、细灰、搪灰、修削等环节,要求器皿达到
方圆规正,缝口密合,松紧适度而不变形。漆地,即器物面上的髹饰等艺术加工的工序,有上
漆打底、重漆、清灰、面漆以及平磨、推光等环节。装饰,即以纹样、色彩增加器物美观的工
序,分为髹饰、纹饰两种,髹饰有赤金砂(绿、蓝、紫宝砂)、台花、印锦、描金、五彩嵌
花、平涂彩绘、黄隐纹等技艺;纹饰,传统工艺有花卉、山水、人物、鸟、兽、虫、鱼等。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吸收少数民族蜡染、刺绣优秀图案,丰富纹饰。1959年,为人民大会
堂贵州厅制作的一对大花瓶和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的部分产品,纹样应用少数民族工艺图
案,轻工部工艺美术司认定:“大方漆器独树一帜,形成贵州风格。”大方漆器被誉为“贵州
民族工艺之花”,与贵州茅台、玉屏洞箫并称为“贵州三宝”。
大方漆器的品种门类,按工艺及用料特征划分,共有81714类55个品种。8门为质色门、罩
明门、嵌隐门、描饰门、填嵌门、堆起门、铃划门、复饰门。每门含一类或两三类,每类含两
三个或八九个品种。如嵌隐门有嵌色、隐纹两个类别,嵌色类有五彩嵌花、磨漆画两个品种,
隐纹类有黄隐纹、银隐纹、嵌隐纹3个品种。填嵌门有填漆、彰髹、嵌片3个类别,填漆类有镂
嵌填漆、斑纹填漆、漆纹填漆3个品种,彰髹类有赤宝砂、绿宝砂、蓝宝砂、紫宝砂、宝砂描
彩、宝砂描金、宝砂嵌银、宝砂嵌色片、变涂等9个品种,嵌片类有台花、台花着色、印锦、嵌
色片、嵌蛋壳、嵌螺钿、嵌金银片等7个品种。
民国年间,大方漆器产品有皮箱、皮盘、葫芦、捧盒、传盒、烟盒、茶盘、匾对、马匙、
筷子等50多个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茶点、瓜盒、花瓶、挂屏、金猴托壶、拷红
镜盘、孔雀开屏屏风、刘海戏金蟾盒、倒口瓶等花色品种。至20世纪60年代,花色品种达200余
种。20世纪80年代以后,蚌壳盒、鸳鸯盒、鲤鱼盒、盘桃盒、梅花盒、竹节盒、荷叶盘等动植
物造型品种增多,又新增东洋瓶、圆坛绣瓶,家具和名特产品包装盒等品种。1982年,制作五
彩嵌花遵义会议镜盘、台花茶几、赤宝砂沙发送人民大会堂贵州厅陈列。漆画技术又有出新,
采用漆器的彩绘、镶嵌、罩堆工艺制作的漆画,具有版画的朴素,油画的厚重,水墨画的清逸
和浮雕的立体感,重彩富丽,生趣盎然。1986年5月,全国漆画展评会上,大方漆画《龙宫奇
观》《乡间小路》《石头寨》分别获工艺奖、创作奖,《新娘》被列为珍品,由中国美术馆收
藏。至1990年,大方漆器花色品种已达400多种。是年,生产玉屏箫笛筒盒204个。1991年,生
产茅台酒盒8079个,围棋内盒5939个。大方漆器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俄罗斯、波兰、
捷克、瑞士、比利时、芬兰、美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享誉中外。
纳雍县箐苗服饰 箐苗是纳雍县苗族四个支系之一,人口不足5000人,占全县苗族人口
二十分之一。居住在纳雍县百兴镇、张家湾(张维)镇和水东乡的15个村寨,以海拔2000米以
上的高山箐林为主要居住地,自称是“丢在深山老箐里的民族”。
箐苗服饰最鲜明的特色由女装体现。苗家妇女上着前襟至腰、后披长及小腿呈燕尾服式的
对襟上衣,下穿镶有波浪花样条纹长齐脚踝的百褶长裙,腿裹擀毡羊毛护腿,腿穿翘头挑花
鞋,头戴在特制“V”状木梳上用祖辈的头发和其他丝线缠绕而成的长3米、重2公斤的形似牛
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