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91
第二十三篇 体育 卫生
委、教育部评为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
毕节第二中学 20世纪80年代,毕节二中拟订《体育传统项目常规工作管理措施》,把作
好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重要举措,坚持每年招录一定数量
的体育尖子生进校培养。学校先后组建传统田径体育项目运动队、篮球、排球、乒乓球运动
队、特殊体育训练队。训练队由专人负责,采取平时与集中结合方式,有计划地训练。平时,
每周训练2次,每次1小时,集中在暑寒假训练,每假期训练1个月,每天训4~5小时。同时,每
年对高三报考体育院校学生,进行加强训练,每周5次,每次1小时。学校每年定例召开2次田径
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要求有更多的学生参加,冬季田径运动侧重于选拔学生运动员参加田
径或其他项目的体育竞赛。1992~2004年,毕节第二中学坚持每年组队参加毕节地区、地区教育
局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先后派出金成惠等学生运动员参加全国、全省的不
同项目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据统计,1999~2005年,毕节第二中学先后为北京体育大学,
成都、天津、陕西、沈阳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毕节学院输送320多名各类体育专业合格
学生。毕节第二中学输送出去的学生张卫刚、王鸣冰、王丽娟多次在世界、全国体育赛事中夺
冠。1989~1993年间,毕节第二中学先后被评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
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单位;体育教师曾庆益、宋贵春、罗刚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
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裁判员,全
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社区体育指导员;副校长刘露农、校长李立生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办法先进工作者。
大方第一中学 20世纪70年代起,大方第一中学坚持贯彻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条
例》,实施国家体育锻炼体育标准,组建起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运动,并专人负
责,有计划和目标地开展训练。坚持在每年10月举办全校田径运动会,每年4月、11月举行分
级足球赛,5月举行篮球,4×100米接力赛、寒假举行学生乒乓球、象围棋赛。经过不间断的
训练,学生体育合格率100%,体育达标率96%。据统计,1977~2005年,大方第一中学先后为
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毕节学院输送各类体育专业合格学生155名。
1985~2000年,学校组队参加省或地区举办的中学生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运动员李
华勇、樊劲松等先后代表学校、地区及省参加不同级别不同项目体育赛事,并取得较好成绩。
1998年、2003年,大方第一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2011年被命名为全国青
少年体育俱乐部。
毕节四小 20世纪80年代向省体工队、省体校和省体育集训队输送9名运动员,向地、县业
余体校输送近百名运动员。1987年,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范贤友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先进工作者。1988年在省第七届运动会上,该校运动员囊括艺术体操所有金牌。是年,进入成
都体育学院预备班学习的周静,先后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平衡木第一名、高低杠第三名;进入
国家队训练的孙萍在法国举行的十二国邀请赛上,分获高低杠和平衡木第一名。
业余体校 业余体校遵循国家体委提出的“选好苗子、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积极提高”
的工作方针,按照“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开展各个体
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