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9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6)血清肝胆酸与肝胆疾病的相关研究。1985~1987年,地区医院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
法,以生化肝功能检测法为对照,测定100例正常人和101例病人的空腹血清肝胆酸。据研究结
果,血清肝胆酸放射性免疫测定,能将一般生化法不能检出的胆酸检验出来,对肝硬化、肝癌
有重要检测意义。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7)β2—微球蛋白及尿白蛋做肾脏病变检测试验。1985~1987年,地区医院用β2—微球
蛋白和尿白蛋检测肾脏病变633例。据检测结果,此法具有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及
放射性的高度灵敏性,检测值能够定量而且可靠,能反映出肾脏损害部位和程度。1989年获地
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8)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超声显像诊断。1986~1987年,地区医院用超声显像仪,诊断
4例巨大卵巢黏液囊腺瘤,其结果与手术剖测基本一致。显像诊断成功,为临床医生需要探明
瘤子的性质、大小、部位,积累经验。1989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为《中国实用技术大辞
典》收入。
(9)用普通光镜鉴别血尿。1985年,地区医院在学习中山医学院附院光镜鉴别血尿时,根
据普光镜观察红细胞活体原理,进行不染色,直接观察红细胞形态研究,经195例肾小球血尿和
229例非肾小球血尿检验,与临床诊断对比,符合率高,前者为94.8%,后者为93.9%。1992年获
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10)毕节地区正常人血氧分压测定及临床应用。1991~1992年,地区医院测定303名健
康青年血氧分压,其正常值为65~82毫米汞柱,经100例临床验证,以标准大气压(80~100毫
米汞柱)下的正常值为标准,有95.2%的患者属低氧血症,大多数患者无缺氧症状,仅有12.2%
患者明显缺氧,其血氧分压值在62~82毫米汞柱之间。由此得出,高海拔地区以65~75毫米汞
柱,低海拔地区以72~82毫米汞柱为血氧分压正常值。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11)乙肝病毒血清透明质酸与肝部病变关系的研究。1991~1992年,地区医院研究308例
血清透明质酸(HA)与肝部病变关系,确定本地区HA正常值为每毫升45.67±14.7纳克,以HA
值为界诊断漫迁肝和漫活肝,其准确率平均为81%,诊断肝硬化和肝癌准确率分别为97.1%和
95.5%,假阴性率很低。HA值高,肝脏的损伤程度大。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12)白细胞内乙肝病毒抗原检测。1994~1995年,地区医院将抗凝血用细胞分离液分离
出乙肝病毒患者白细胞,破碎成白细胞匀浆液后,用常规酶标法检测白细胞浆液中的乙肝病毒
抗原,获得成功,为乙肝患者提供有效实验诊断技术,已在该院应用。1996年获地区科技进步
四等奖。
(13)膀胱结核的超声诊断。1989~1990年,地区医院用超声显像仪,诊断3例膀胱结核病
人,其膀胱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毛糙不光滑,显示双层状,出现钙化斑强回声不伴声影。
尿检出抗血栓杆菌,X线确诊。此研究借助超声显像,以膀胱壁增厚为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诊
断依据。1996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14)血清肝胆酸含量与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的关系研究。1994~1996年,地区医院用超微
量放射免疫法,测定245例妊娠各期血清肝胆酸含量与妊娠肝内瘀积症的关系。经统计分析,以
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