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75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烤烟叶的香型及其分布。1990~1992年,毕节烟厂参加协作攻关后,再次进行《清香型烤烟品
种及产区调查研究》,作出清香型烟叶生产区划。毕节卷烟厂投入资金,建立烟叶生产基地,
定点收购,定牌号使用烟叶。甲级烟生产可使用不同香型的烟叶,不再受调进外省烟叶的限
制,确立走清香型产品研究开发的道路。
烟叶复烤 1.微波复烤。1977年,地区复烤厂引进微波复烤技术,经几年实践,发现微波复
烤技术只能降低烟叶水分的2%~3%,对含水分较低的烟叶,效果很好;含水分较重的烟叶,
微波复烤后,烟叶水分不均,影响贮存、醇化和加工。80年代后,只对含水分低的烟叶使用微
波复烤技术。
2.蒸气复烤。1985年,地区复烤厂引进把烟蒸汽复烤生产线。1987年,该厂根据把烟复烤原
理,以本厂613型蒸汽复烤机结构为依据,自行设计制造一条专供出口片烟抽梗复烤生产线,并
可用于把烟复烤。
烟叶储存 1983年,地区内引进全省推广的烟叶密封降氧储存技术,按省标准计量局制定
的《烟叶密封降氧储存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实施。大方复烤厂在应用中对这一技术作两点改
进:改善排露条件,将堆垛形式由屋脊形改为塔形;为减少竹席水湿面积,将卷席筒由交叉吊
挂改为长筒外挂,使露水从垛顶直流垛底。改进后烟叶青色减少,烟把疏松,无压油结饼现
象,水分均匀,烟叶含水量普遍降低4%~5%,基本消除风霉烟。1989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
奖。省烟草公司肯定此项改进技术,省标准计量局据此修订原颁布的技术规范。
卷制 1.烟叶发酵。毕节卷烟厂最初采用人工发酵技术,烟叶醇化过程短,但不易控制质
量。1985年,与航天部011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研究,利用微机控制发酵获得成功,较准确地
控制工艺参数,基本稳定发酵质量。1989年起,部分采用自然醇化法,烟叶香味等总体质量较
人工发酵好且稳定,但醇化时间长。
2.卷制。民国30年(1941),黔西县个体手工卷烟户联办手工卷烟作坊,生产三零牌、荣
利牌香烟。是年,毕节县开办私营兴黔卷烟厂,有铁机两台,人工摇动,产品为灵秀牌,联珠
牌,年产60大箱。民国34年(1945),毕节伤残军人联办三五卷烟厂,有切丝机、卷烟机各1
台,人工摇动,生产宝塔牌香烟,两年后改为汽车引擎发电作动力,产品新增爱杰牌和三得利
牌。1974年,毕节卷烟厂建立,修复1台英国30年代产的皮带传动卷烟机和少数老厂淘汰的包
装设备,生产毕节牌卷烟。几经技改,2005年该厂已拥有从美、英、德、意大利引进、具有20
世纪90年代水平的梗丝膨胀、制丝、卷接、包装全套自动化设备,年生产能力45万大箱,国家
指令性计划34万大箱的国有大(二)型骨干企业。已建有原料、质量、工艺、市场保障体系。
2001年,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引进梗丝膨胀设备,解决过去梗丝没有膨化
处理,烟梗利用率不高,造碎严重的问题,仅此一项,每生产10万大箱,可多利用2000吨烟
梗;2003年该厂单箱耗烟叶量降为39.2千克。1987年,研制成草海牌滤嘴乙一级清香型卷烟,
全部利用地区内不同产区的烟叶配制,省烟草公司质量评价认为:色香味等内在质量,已超
过国家标准;此卷烟曾一度走俏,并节约外调烟叶,降低成本。1989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
奖。90年代,研究开发出驰牌、红杏、圣火、爵士、金丝鸟、大洋牌产品,其中1990~1992年
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