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0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为部分中小学配置电脑;给中等专业学校和地区重点中学配置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设备。
              是年,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由省、地两级拨出专款,为毕节师专、

              毕节教育学院修建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自是年起,全地区每年投资53万元,购置和维修
              课桌椅。1988年,毕节地区教育学院建地面卫星接收站14处,安装接收机18台;购置录像机14

              台;录像带4123盘,录制节目2483个;设置放像点53个,配录像机53台,放映1228场,2.35万
              人参加培训。据是年统计,全地区有44.54万套完好课桌凳。至2008年,绝大多数学校更换、添

              置课桌凳,补充图书、仪器设备,学校办学条件达标较大幅增加。全地区小学图书644.71万册,
              1646所小学体育器械配备达标,563所小学音乐器材配备达标,1560所小学美术器材配备达标,
              1902所小学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214所学校建立校园网。全地区普通中学图书642.95万册,

              351所中学体育器械配备达标,339所中学音乐器材配备达标,美术器材配备达标,368所中学理
              科实验仪器达标,182所中学建立校园网。




                                        第十三节 教育教学科研




                                                     一 机构人员


                   民国32年(1943)10月,贵州省政府颁发《贵州省各级国民教育研究会工作大纲》,各

              县比照执行。民国33年(1944)9月,毕节县政府制定《贵州省毕节县国民教育研究会办事细
              则》,确定毕节县国民教育研究会附设于县政府教育科,由教育科长任主任,每半年召开研究

              会1次,研读论文,讨论提案。每月召开工作讨论会1次,以资联系并促进会务之进展。
                   1955年1月,毕节专员公署根据省的要求成立中学教研组,视导中学教学工作。1959年秋,
              成立专署文教教研室,成员5人,是年,各县先后成立教研室。区(镇)以中心校为主,划分为

              辅导学区,以学区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基本形成地、县、区三级教研网。1966~1976年“文
              化大革命”中,教研工作停滞。1978年后,全地区逐步恢复地、县教研机构,配备教研人员。

              购置必要的设备和图书资料,开展考研工作。至1988年,全地区教研室有人员55人,根据职称
              改革的有关规定,全地区评为高级职称的教研员28人,占50.9%;中级职称22人,占40%;初级
              职称5人,占9.1%。至2004年,地区教研室增至12人。全区教研人员151人。



                                                  二 教育科研活动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教研活动 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定府城和府辖地一些农村设义

              馆。知府黄宅中在任期间,设西乡义列义馆,对义馆教育进行研究。著《黄宅中与义馆学师论
              课学》一文,义馆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修养诸方面的见解,对义馆教育有一定影响。
              清末,黔西拔贡陈筱溪先后在平远、大定、黔西教书,自编《蒙童须知》教材用以蒙童;编



            253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