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82
求。清理统计调查单位、工普宣传周、业务培训、整顿和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行署与各县
(市)政府签订三普责任状。
第三产业普查 1993年9月12日,地区成立了由副专员杨智光任组长,统计局局长王允铎、
计委副主任陈听敏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有关部门领导的第三产业普查协调小组,并从统计、财
政、计委、经委、技术监督、工商、税务、武警、体改委等十一个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普查办公
室。各县也先后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的普查协调小组,县及县属各部门、各单位均设立普查
办公室,各乡镇、各村也按要求成立了普查小组或指定了普查人员。共培训普查人员和辅助人
员5010人,其中负责个体户抽样调查的普查人员784人。
宣传动员地县普查办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普查机构均设立宣传组明确专人负责宣传工作,
建立了宣传工作责任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举办三产普查宣传专栏25期,张贴各种宣传
标语6000多张,悬挂宣传标语横幅60多幅,召开宣传大会60多次,散发宣传单30000多张,利用
电话、书信等开展咨询活动30000多次。地县还多次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进行宣传,通过给
电视观众点歌形式插播三产普查的有关知识和标语口号,各县三产普查工作的副县长均发表长
达半小时的电视讲话,长期滚动播放,《毕节报》《黔西报》《织金报》《赫章报》也曾多次
登载了介绍第三产业知识和宣传三产普查的文章。黔西县组织县书法协会书写了几百幅大小标
语悬挂、张贴。大张旗鼓地宣传三产及三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性。
清查摸底和调查登记。从10月下旬开始,地区及各县三产普查办开展了清查摸底工作。在
编委、劳动人事、工商、税务民政、技术监督、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采取条
块结合,以块块详查登记为主,条条详列名录为辅的办法,开展清查摸底,并将搜集到的基
层摸底表认真核对,复查验收,及时查遗补漏。地县三产办严格按照要求及时上报了甲、乙、
丙表分年度的摸底清册。与此同时,地、县普查单位开始上报甲、乙、丙三种普查基层表,三
产普查认真审核了普查表的属性指标和数量指标。为了将工作做精做细,进行了区区核,类类
对,按时完成了填报任务。
基本单位普查 基本单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目的在于:查清我国各行业
的单位底数,为掌握基本国情提供资料;全面反映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各项社会经济
政策提供基本的统计信息;建立完整的全社会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各种调查提供科学的抽样
框、为城市规划建设及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本的依据;统一规范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
各种普查和各种年报、定期报表的调查单位,为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统计制度创造条件。
1.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1996年7月1日,地区行署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5号和省政府黔
府发〔1996〕26号文件,以毕署发〔1996〕073号文,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全区第一次基本单
位普查的通知》,成立毕节地区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要求各
县、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
第一次基本单位的普查时点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年度为1996年。普查对象
是我国除农户和个体经济以外所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
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
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