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85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局长廖昌昕担任,各县、乡也按照要求成立了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普查办公室,地、县、乡还
            通过逐级签订经济普查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普查工作的要求和责任层层分解、明确,为普

            查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在毕节地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经济普查办的领导下,在地直各相

            关部门以及全体普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级普查办认真按照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和
            贵州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规定的步骤、程序和要求,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动

            员社会力量,从2004年初开始筹备、经过建立机构、制定规划、试点摸索、区域划分、地图绘
            制,物资筹备发放、逐级培训、社会动员、单位清查、普查登记、复查审核、数据处理、数据
            汇总分析评估、数据质量抽查、向社会发布经济普查公报等环节和步骤,历时两年,圆满完成

            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摸清了家底、盘清基数,为我区制订经济发展规划,
            建立经济社会运行监测调控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成功

            的经验,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评比表彰活动中,毕节地区经普办荣获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
            组授予“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奖”的表彰。
                 2004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344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041个,

            机关、事业法人单位3824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5个,其他法人单位4374个。产业活动单位
            17257个,其中,第二产业1388个,第三产业15869个。个体经营户88179户,其中,第二产业

            10914户,第三产业77256户。
                 第二次经济普查 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进行,普查目的、对象和范围与第一次经济

            普查一致,调查方法、组织方式也与第一次普查基本相近,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
            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本次调查的表式有基层表56种,综合表55种,调查指标1000

            多个,均比第一次经济普查有所增加,主要是能源和水资源指标。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第
            二次经济普查认真借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设计经验,普查方案在单位清查和个体户调查
            方面有较大改进,普查指标将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调查范围由规模以上工业扩大到全部第二、三

            产业单位,并增加了高耗能行业通用设备情况调查。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普查方案有关规定,
            保持了普查工作的一致性。这次普查中,普查小区划分实现了电子化,为普查后期建立统计地

            理信息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对提升我国的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加强对社会经
            济活动单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毕节地区行政公

            署于2008年4月22日行文正式组建了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等普查机构。行署分
            管领导曹国江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行署办相关领导、统计局局长王允铎和发改局相关领导等担

            任副组长,普查办公室设在统计局,由地区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王彦担任普查办主任,普
            查办设综合协调组、调查一组、调查二组、调查三组、调查四组、数据处理组、法规宣传组、

            后勤保障组等八个工作组,进一步细化了各工作组职责。并督促各县市也完善了内部工作机
            制,使地县乡各级经普机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在各级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地区普查办
            带领各级普查机构的普查工作者,经过和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相似的所有普查步骤和流程,圆



                                                                                                           206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