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234
6765宗地的调查;1998年3月,完成赫章县城区3.5平方千米,50幅地籍图,1484宗地的调查;
1998年12月,完成纳雍县城区5.3平方千米,91幅地籍图,2997宗地的调查;1999年12月,完成
威宁县城区6平方千米,117幅地籍图,6000宗地的调查以及金沙县城区7.9平方千米,167幅地
籍图,8531宗地的调查。同期,完成纳雍县百兴镇、威宁县金钟镇,黔西县钟山乡、织金县以
那镇、赫章县白果镇的地籍调查。2000年12月,完成毕节市海子街、普宜等12个建制镇的地籍
调查。共调查50多平方千米,4.4万宗地。调查依据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城镇地籍调查
规程》和建设部CJJ8—85《城市测量规范》进行,按规定提交以下成果:1.工作方案和技术设计
书。2.土地登记申请表、地籍调查表。3.控制展点图、控制测量原始记录,平差计算资料、控制
点成果表、控制计算手簿。4.地籍勘丈原始记录、界址点成果表。5.1∶500地形、地籍铅笔原图
和着墨二底图。6. 晒或计算机绘制地籍图、地形图、宗地图。7.地形、地籍图分幅接合表。8.面
积量算及原始记录。9.以街坊为单位宗地面积计算手簿及宗地面积汇总表。10.城镇土地分类面
积汇总表。11.数字化软盘。12.技术总结。13.检查验收报告。14.工作报告。
测绘管理 清代,疆域图件已相当精确。《大定府志》载《大定府属全图》《大定府亲辖
地图》《水城厅地图》《平远州地图》《黔西州地图》《威宁州地图》《毕节县地图》各依
纸量地为方格制作(即古人分率之法)。1955年,测绘业务主要由农林水利局负责。1956年,
协助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一、第六大地测量队和第二地形测量队在进行国防大地测量和地形测
量。1959年,有毕节地质大队、毕节建工测量队、毕节森工测量队、公路测量队。1964年10
月~1965年1月,以专署农田水利局为主,会同有关单位,检查专区内测量标志,2726人参加检
查。经查,全专区共有测量标志1213座(三角点861座,水准点352座),全部完好的424座,半
破坏和全破坏的789座。查明破坏原因的517座,其中人为破坏的289座,自然破坏的228座。最
后确定仍以专署农田水利局为主会同有关单位负责测量标志的检查、保护工作。1965年4月22
日,专署印发《关于测绘资料管理工作的通知》,确定专区档案局对归口范围内各单位的测绘
资料管理、使用情况负责监督、检查和帮助指导。要求各单位在5月底前,对历年来的测绘资料
按类别、地区、比例尺进行清理。1975年8月,毕节地区革命委员会行文确定,领、借军用地图
及其他测绘资料,由计委审查办理。军用地图存地区档案馆,其余测绘资料由地区计委保管。
1988年,组建毕节地区测绘管理办公室。1988年,行署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测绘管理工作的
通知》,要求做好测绘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1989年,全地区办理“测绘许可证”的有:省地
矿局测绘大队、地区煤矿勘测设计队、省煤田地勘公司174队、毕节县交通局、织金县规划室、
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院、地区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所、地区规划设计室、地区公路管理局、毕节市
规划办、黔西县规划办、纳雍县建设局。是年,大方县开展测标普查,检查44个点,2个完好,
1个部分受损,41个全部破坏。是年11月,召开毕节地区第一次测绘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
府重视和抓好测绘工作。1992年印发《毕节地测绘管理实施办法》,各县建设局配置测绘管理
员。是年,完成全地区85幅1∶5万地形图现势资料标绘,协助省第一测绘院完成毕节城区16平
方千米,1∶500地形图测绘工作,接管毕节城区1∶500地形图256幅。按照《毕节地区测绘成果
保密检查的通知》,省测绘局、地区测管办、地区保密局联合检查织金县建设局等15个局级单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