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7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代,地区东部稻田,发展麦稻两熟面积较大,水旱轮作促进土壤改良。种植小麦水稻,耗费土
              地氮素肥料量大,不利培肥地力。油菜属平地作物,有利水稻丰收。60年代提倡小麦上山,油

              菜下田。到80年代基本形成油菜水稻两熟制。2005年,金沙县种植水稻16.53万亩,油稻两熟面
              积接近80%,平均亩产油菜籽132.9千克,水稻488.6千克。

                   2.上等旱作土。培肥的主要措施是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增种豆科作物,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80年代以来,上等土的复种指数达200%,普遍是两熟四收或五收,形成夏粮、秋粮、绿肥间套

              轮作。玉米地间作大豆的密度,超过过去3000~5000株,增到8000~10000株,并种有菜豆1000多
              株。豆科作物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作用明显。90年代,地区土肥站试验成功并推广旱地绿
              肥聚垄耕做法,加速土壤培肥进程。

                   中低产田土改良 1.施石灰改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民有施石灰改良土壤的习惯。
              50多年来,各县把施石灰改良中低产田土作为一条主要措施推广。1956~1966年,织金县给95%

              的耕地作一次施石灰改良。70年代,赫章县用于改良土壤的石灰达250多万吨。
                   2.坡改梯改良。1985年,全地区普查土壤,查明在旱作土中,自然坡度<5°的占20%,
              5°~15°占27.4%,15°~25°占31.4%,25°~35°占15.1%,>35°占6.1%,加之林灌覆盖低,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来,地区一直把坡改梯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基础措施,坡改梯后
              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

                   3.种植绿肥改良。20世纪60年代,毕节地区开始推广种植绿肥,土壤耕层的物理性状和质地
              得到调节和改善,有效促进粮食增产。1964年,大方县六龙公社红山大队种植绿肥8亩,1971年

              扩大到587亩,占耕地的34.9%。是年,全大队产粮386.5吨,比1964年增99.2%。
                   4.绿肥聚垄耕作改良。1988~1991年,地区土肥站试验成功旱地绿肥聚垄耕作法,以毕节

              县金银山为样板田,连续3年均种植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超500千克,比习惯耕作法增产1倍以
              上。此法使地表径流变为垄沟截流,使地表水变成下渗重力水,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蒸
              发;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增厚玉米带的活土层和增加垄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自90年代起,列

              为地区内、省内重点推广项目。2005年,全地区推广187.5万亩。
                   5.客土改良。历史上,农民有用客土法改良低产田土的经验。1953~1958年,威宁县用客土

              法改良25万亩。1985年,地区土肥站总结客土法改良土壤的经验,对黏土型低产田土,用阴沟
              泥、塘泥、岩层枯枝落叶和油沙改良;对障碍层次型的白胶泥,掺入潮沙、油沙改良;对砾质
              潮泥土掺入黏土改良。

                   6.半旱式耕作改良。1987年,地区农技站引进稻田半旱式耕作法。经试验,在冷、烂、阴、
              毒、薄等低产田的增产作用显著,90年代后,每年地区内推广9万亩左右。



                                                  六 土壤肥力监测



                   1988年,地区土肥站在毕节县大兰乡设置第一个土壤监测点。1996年增为9个:毕节市鸭
              池小灰黄泥土,大方县城关大黄泥土,黔西县城关小黄泥田,金沙县西洛乡小黄泥田和小黄黏



            1168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