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67

第十一篇  农  业


            限,仍不适宜种子贮藏,仍有部分种子转商,90年代,全地区陆续建成5300平方米,贮量4000
            吨的专用种子库房,同时修建种子晒场3700平方米。地区种子公司建成500平方米恒温种子库,

            可贮藏种子400吨。
                 种子加工 毕节地区种子加工,长期沿用传统工具和人工操作。至1990年,地区种子经营

            机构有精选机3台,脱粒机5台,其余仍为传统工具。90年代,地区增加种子加工经费投入,增
            添部分机械设备。1998年全区有种子精选加工车、种子精选机、精选振动筛、种子包衣机等种

            子加工机械30多台(辆),加工种子水平显著提高。1996~1998年,地区种子公司开展种子包衣
            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地区内不同农作物种子包衣的种衣剂和加工技术。1998年,全地区统一
            供给杂交玉米种2494.8吨,精选加工100%,小包装、标牌供种占统一供种的20%,包衣处理占

            5.9%;2005年,包衣处理占供种数的35.9%。1997年起,基本实现统一供给精选加工小包装杂交
            水稻种子100%。

                 种子检验 1996年起,地区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地、县种子公司按种子质量标准化要
            求,健全种子检验制度,对生产、收购、调运、销售的种子,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凡达不到
            国际二级以上的种子,一律不用。2010年,全区农业部门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检查两杂

            种子25余万公斤,对马铃薯、水稻、玉米种子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执法检查。
                 种子经营 1980年前,区内种子经销,由粮食供销部门代销,实行以粮换种,分别作价,

            等量交换,差额付款。1981年,由地区种子公司统一组织零售和批发,由地区农技站代销。由
            粮食部门负责种子调运。至1990年,地区种子公司经营各种农作物良种4.55万吨,盈利192.93

            万元。1989年、1991年,国家颁发种子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农作物种子调运实行
            归口管理;主要农作物杂交种经营实行计划管理;农作物常规种子经营,在地、县种子经营管

            理机构的指导下,颁发“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多渠道经营。2000年,全国人大颁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2年,贵州省人大颁布《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全地区逐步
            开放种子经营市场。2005年,区内有437家经营玉米和水稻杂交种,有168家经营小麦和油菜种

            子。同时,地区建立种子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确保农户用种安全。



                                 第五节 土壤  肥料  生物制剂





                                              一 土壤调查与普查



                 土壤调查 1955~1956年,省高寒山区工作组、毕节农试站调查毕节专区土壤,初步查明土
            壤有黄壤等10类,并将农民对土壤的称谓进行归类,撰写成《黔西北区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及利

            用概况》。1958年7月,贵州省农业厅发出《关于进行土壤调查的通知》,下达调查提纲,要求
            各县开展土壤调查。毕节专署土地利用局主持,各县组成调查队,9月开始调查,1959年完成。
            1975年,贵州省农业地理调查队毕节分队调查农业地理。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



                                                                                                           1165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