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33

第十一篇  农  业


            进珍珠矮、广场矮和矮脚南特(简称三矮)试种成功,自此籼稻区开始改高秆地方品种为中矮
            秆品种。引进试验后,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70年代有湘东,广文5号、10号,南京1号;80年

            代有遵籼3号,桂潮2号、13号,广二矮104,金麻粘,中卷籼。桂潮2号、13号成为80年代籼稻
            区主栽品种。1976年,金沙县种子公司引进杂稻南优2号试种,亩产762千克。1978年,金沙县

            在平坝区建立杂稻制种基地,生产杂交种南优2号、南优6号和汕优2号,1981年总结出一套高产
            制种技术。1986年后,杂稻面积逐年上升,1990年,种植杂稻18.9万亩,推广的杂稻有威优64、

            481和汕优63。90年代后,引进适应海拔1100~1300米左右的水稻杂交种威优77、D优439、汕优
            36辐,适应海拔1100米以下的岗优22、12,K优5号和中优838。籼稻区基本普及杂稻,1998年
            44.55万亩,占全区水稻面积62.5%,平均亩产406.7千克。③糯稻品种。70年代开始引进试验生

            产上推广的有矮糯、京选糯、虹糯、辽丰10号、台中糯、姬糯、龙虎禾—3、新阳二重糯、贵禾
            糯9—4等。均为中矮秆,较地方品种产量高、质量好。

                 (4)水稻新品种选育。1954年,毕节县王张乡农民王永昌,从黄黄谷中穗选育成高原粳
            稻良种八百粒,在粳稻区推广。1961年出版丁颖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曾介绍此品种。
            1959年,地区农科所开始用杂交方法选育水稻常规种,1972年增加辐射诱变育种方法,至2005

            年,育成并推广毕幅2号和毕粳6、7、2、11、80、22、37、38、39、40、41、42号。1966年,
            大方县良种场育成方选3号粳稻;1975年纳雍县农科所育成75—18粳稻,织金县农业局育成织金

            1号籼稻,均应用于生产。2000年3月,科技部、农业部联合评选“九五”育种攻关成果,毕粳
            37号以营养品质优异,栽培面积大,被评为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成为西南地区唯一被评选的品

            种,建议在云贵高原粳稻区推广。
                 (5)水稻栽培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期,沿用传统的板块水秧田育秧及播种期、密度和施

            肥技术。1955年前后,推广合式秧田育秧,仍为水秧田,成秧率有所提高;同期推广三角形丛
            植和四方形丛植,因提高密度,增产效果显著。60年代初推广三粳时,将播种期提早到春分至
            清明,推广湿润秧田育秧;每亩密度从高秆品种不足1万窝,改为2.1万~2.8万窝,10万~12万基

            本苗,实行拉绳栽秧;每亩基肥量增加到1000千克,并采用磷化肥做基肥,氮化肥做追肥。得
            出早播早栽是毕节地区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栽足窝数和苗数是高产的基础,施足基肥,合理

            追肥,前重中轻后补,是高产的保证。70年代,推广薄膜育秧技术,籼稻区推广中矮籼品种,
            每亩密度1.6万~2万窝,6万~8万基本苗。80年代推广杂稻时,引进推广两段育秧技术,每亩1.6万
            ~2万窝,3.2万~4万基本苗,并采用全层施肥和叶龄指数追肥。90年代初,金沙县将两段育秧的第

            一段薄膜旱育秧,改为利用塑料薄膜搭成简易温室,利用蒸气作热源进行大批量育小苗,3叶前移
            栽到秧田。90年代,推广旱育稀植技术,旱育小苗,苗床土消毒后,重施肥,狠控水,促进根系生

            长,抑制长成老健苗。1998年,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7.4%。粳稻密度改为1.7万~2万窝,5万
            ~8万基本苗。同期多数稻田基肥超过1000千克。2000年后,推广化肥深施,原用作追肥的化肥,77%

            改为基肥深施,23%作穗肥施用。2011年,推广水稻早育稀植51.63万亩、两段育秧8.2万亩。
                 2.陆稻。俗称旱谷,是毕节地区栽培较早的作物之一,近百年来都有零星种植。1955年,省
            高寒山区工作组调查大定县的陆稻,撰写《改进旱谷栽培技术,发展生产潜力》的调查报告,



                                                                                                           11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