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10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生猪每年存栏10.75万头,占全县年末存栏的43.3%。90年代,推广新法养猪技术,实行三推五
              改。五改按原做法不变,三推为推广经济杂交、仔猪提前补食、猪病综合防治。



                                                          二 牛



                   生产 历史上的养牛业,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代,随着耕地面积扩大,牛是

              主要役力。清代中叶,牛皮作为商品出口;晚清,牛皮成为出口之大宗。民国时期,牛饲养得
              到一定发展。1949年,全区存栏牛33.31万头,其中黄牛28.61万头,水牛4.7万头。20世纪50年
              代,全专区年均牛存栏43.04万头,比1949年增29.2%,其中黄牛37.58万头,水牛5.46万头。到

              1957年,达到51.61万头,创历史最高纪录。年均出栏率为7.3%。60年代,全区年均牛存栏49.69
              万头,比50年代增15.4%,其中黄牛43.82万头,水牛5.87万头。1969年存栏55.1万头,为新纪

              录。10年年均出栏3.44万头,出栏率7%。70年代,全地区年均牛存栏58.13万头,比60年代增
              16.9%,其中黄牛49.46万头,水牛8.67万头,分别比60年代增12.9%和47.7%。年均出栏4.03万
              头,出栏率6.9%。1978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毕节地区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威宁、赫章、

              织金、毕节县为基地县,1979年增加大方、纳雍县。80年代,全地区年均牛存栏71.93万头,其
              中黄牛60.21万头、水牛11.72万头,分别比70年代增23.7%、21.7%和35.2%。1989年存栏88.04万

              头,为历史新纪录。年均出栏1.83万头,出栏率2.5%,为最低时期。90年代,全区年均牛存栏
              98.84万头,其中黄牛81.85万头,水牛16.99万头,比80年代分别增12.3%、13.1%和8.5%。其中1999

              年109.48万头,创历史新高。年均出栏7.92万头,出栏率8.8%,比80年代增3.3倍。2000~2005年,
              年均牛存栏119.71万头,其中黄牛99.83万头,水牛19.88万头,分别增21.2%和17.0%。年均出栏

              16.97万头,出栏率14.9%,比前十年年均增114.3%和6.1个百分点。2002年,大方县安乐草场、织
              金县启孝肉牛场,成为省内首批注册生产活牛出口的肉牛育肥场。2005年,全地区牛存栏132.01万
              头,比1978年增137.9%。2010年,牛年末存栏93.75万头,年末出栏17.38万头。

                   20世纪50年代,区内引进饲养乳牛,至2005年,全地区有乳牛5.05万头,年产牛奶426吨。
              2010年,年产牛奶35吨。

                   品种与改良 1.地方品种。黄牛属西南山地型役肉兼用品种。威宁、大方、金沙县,以集中
              产地名命名为威宁板底牛、大方安化牛、金沙绿竹牛,其他县市,一般以县市命名。1981~1982
              年,贵州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调查省内畜禽品种,将威宁、赫章、毕节、纳雍县的黄牛定名为

              威宁黄牛,编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将织金黄牛归并入关岭黄牛命名盘江黄牛。威宁黄牛
              为小型役肉兼用品种,善于爬山越岭,吃苦耐劳,粗放饲养。地方水牛品种,属沼泽型,其体

              质结实,结构匀称,性情温顺,耐粗饲,生命力强,役力较大,持久性好,使用年限长。1982
              年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调查,将其归并入贵州水牛品种。贵州水牛,根据体型大、中、小,分

              为黔北型、黔中型、黔南型。毕节地区水牛多属黔中型,部分属黔南型。
                   2.品种引进与改良。1953年,毕节专署农场引进黑白花牛。1957年,威宁县引进黑白花牛、
              爱沙尼亚红牛、吉林红牛等公牛共83头,作为父本品种,与本地母黄牛杂交,改良品种;随后



            1204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