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241
第十篇 政 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日活动。11月,毕节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发《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
宣传“五进”活动的工作意见》,地区成立“五进”领导小组,全地区交管部门筹措70多万元购
置宣传品10多种,交通安全的宣传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寨。12月15日,地区
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毕节地区防范重特大事故分析会,向与会人员播放公安部制作的《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的警示教育片,观看人员深受教育。
交通安全管理 1.安全标志设置与事故多发路段整治。1967年,自毕节县在威西路车站和
砂石路设立交通岗亭起,又先后在南门口、洪山宾馆门口和松山路增建岗亭3个。此后,毕节
县政府投资数十万元,在威宁路、砂石路、桂花路、天河路、洪山路、麻园大道设置隔离栏,
实行人车分流。大方县在西大街设立交通岗亭3个、交通标志45块。织金县在城关增设交通指示
牌5块,安全宣传牌1块。1990~1996年,地区交警支队先后投资20余万元,在321国道线黔西弯
道处建分道线,并增设安全标志牌24块。1991年金沙县投资4.5万元,在326国道线拐弯涉险路
段和交叉路口制作交通安全标志45套。1998年,地、县公安交警部门新建永久性反光宣传牌200
多块,新建和修复水泥宣传牌10块。1999年,地、县交警部门同交通、养护部门相配合,在重
点公路干线危险易滑路段安装警示牌476块,清理占道摊点和堆放物287处。2000年,投资15万
元,增设安全标志、标线、标牌200余套,取缔马路市场40余处;投资30多万元,重点治理10个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修筑防护墙、防护墩600余米。地、县市公安交警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将
主要公路干线划分为27个交通管理勤务片区。各片区由管辖县市交警大队负责重点管理,并明
确片区负责人。同时,划定15个交通安全管理特控区,31处事故多发路段和37个事故多发点,
并落实相应管理措施。对个别因公路设计形成的危险路段,建议有关部门予以改造。2007年,
全区共排查危险路段616处,纳入重点治理危险路段71处,修建防护墙66处、波形护栏8500米。
2009年,排查事故隐患点段629处,治理199处。
2.交通安全专项治理。1980年起,毕节、大方、黔西、纳雍县相继作出规定,控制过往客
货车入城,或只准在规定时间线路上行驶。毕节市对城内出租车实行轮班运行。1990年3月,全
地区交警开展安全活动月统一行动,上路查验车辆2.45万余车次,纠正违章3701车次,查扣严
重违章车62辆,取缔路障29处,行政拘留36人。1993年7~9月,开展严禁拖拉机、货车载人专
项治理,纠正违章载人1864起,暂扣车辆463台次。1995年,毕节市禁止人力、机动三轮车在城
区行驶。1998年春运期间,地、县交警深入各客运单位、个体联运户举办驾驶员学习班19期,
2235人次参加,交通与客运驾驶员及车主签订《行车安全责任书》1269份,审查1069名客车驾
驶资格,并逐一建立档案。1999年全地区开展城区及主干道交通秩序专项治理,出动警力2386
人次,警车1058车次,纠正违章1.52万余次,清理占道摊点和堆放物287处。2001年,地区行署
成立春运领导小组,地区公安处成立春运公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地、县市交警全力以赴
投入监理春运,上路检验各类机动车14.3万辆次,处理违章驾驶员4.65万人次.暂扣机动车1081
车次,暂扣驾驶证1133个,送251名违章驾驶员进交通安全学校学习,行政拘留12名无证驾驶人
员。5~7月,全地区开展集中治理严重超载违章行动,查出违章超载车1.12万余辆,处罚7933人
次,吊扣驾驶证56个,暂扣车辆189台,拆除非法改装车450余辆,卸客转载120辆。2002年春运
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