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75
第九篇 军 事
村;三、保卫和发展地方党组织,配合纵队斗争。是年秋,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特委任命阮俊
臣为贵州游击支队政委,到黔西北地区寻找赵文海会合。阮俊臣率部到达镇雄罗坎附近时,遭
敌军包围。阮俊臣命令黄仇、叶绍奎率四大队向毕节对坡、黄塘方向突围,自己带领两个大队
掩护四大队突围后,向毕节林口方向转移。阮俊臣率部突围至水田寨时,又被国民党军暂编五
旅等部及地方民团包围,双方展开激战。国民党军暂编五旅旅长柳际明通过四川泸县参议胡恒
普与阮俊臣联系,表示愿与阮部谈判。双方谈判达成协议:阮俊臣带300多人以抗日名义参加柳
旅,队伍保持原建制,不编散。阮将一个大队交黄于龙、康海平带领继续寻找赵文海,自己带1
个大队随柳旅开赴贵阳。之后,柳际明违背不编散协议,将阮部散编,任命阮为柳旅驻贵阳办
事处主任。1937年2月,叶绍奎率四大队在毕节红岩开辟根据地,发展成员达800余人。是年6月
初,袭击安家坝地主陇吉昌,缴获部分枪支;7月,枪决与大队为敌的地霸黄正光;10月中旬,
袭击赫章县水营头刘良德家,缴获步枪40多支及部分弹药。是年10月下旬,叶绍奎接阮俊臣通
知,率部到大定、黔西打鼓新场寻找赵文海部,将四大队编为3个团及1个大队,1个特务营,自
任司令员,姚显廷任政委,率部向大定转移。是时,贵州当局十分震惊,令毕节保安司令部同
黔、大、毕的保安二团清剿。
1940年,贵州游击队以毕节县小横街天民诊所为联系点,与中共川南地下组织唐昌、许智
取得联系。此后,支队调整领导人员,扩充为3个大队。是年10月,支队以滇黔交界地高家山为
中心,发展成员600余人。支队惩办残害民众的土豪劣绅、民团头目深受群众拥护。
1941年4月,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再次部署兵力围剿游击支队。镇雄独立营陇承尧,用
重金收买绿林头目王伯川打入游击支队,里应外合肢解支队。毕节保安四团、镇雄独立营以及
地方民团联合围剿。毕节专员廖兴序派便衣特务严密监视阮俊臣、赵文海等人行动,随时准备
捕杀。詹绍武带领一大队转移到罗圈岩,内奸王伯川煽动部分人叛离,将詹绍武捕送陇承尧。
二、三大队在小干河被保安四团包围。突围后,二大队队长黄华克带10多名战士撤退到镇雄母
享附近活动时,被陇承尧部下诱杀;三大队队长黄光明突围失败,下落不明。同时,二大队队
长吴清顺率部分人员在关门山被滇军和镇雄团防军包围,经奋勇拼杀突围后,吴清顺在四川江
安被敌抓捕入狱。
1941年6月,坚持在毕节开展革命活动的阮俊臣被捕遭杀害。是年8月,坚持在赤水河一带
秘密活动的赵文海在赤水镇被便衣特务张云龙违捕杀害在毕节南关赤水河边。至此,贵州游击
支队终止活动。
战事 1.百腊场九龙山伏击战。1937年12月上旬,叶绍奎率四大队到大定县百腊场,毕节专
员兼保安司令何朝宗带领保安中队、保二团1个大队追击。叶部得到情报,将部队转移到九龙山
东麓伏击,12月11日,何朝宗率保安中队和土目安开阳部进入伏击圈,叶部猛烈开火,敌军死
亡多人,安开阳率部先逃。叶绍奎带领队伍发起冲锋,四大队梭镖队长王正文带领30多名梭镖
队员赤脚杀向敌人,何朝宗的副官慌乱逃亡坠马而死。何朝宗逃走,保安中队和安开阳部被击
溃。四大队一团长廖中堂带领两个营在老鹰山、坪子上阻击保二团黄大队。叶绍奎率部绕到敌
黄大队后侧,与廖中堂部前后夹击,黄大队溃退。战斗毙敌80多名,俘敌90多名,缴获各种枪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