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73
第九篇 军 事
后,邓止戈通知阮俊臣部到毕节会
合。红二、六军团领导接见席大明、
周质夫、陵俊臣,决定以这3支队伍
为基础,建立贵州抗日救国军,邀请
原贵州军政府总理周素园任司令员,
邓止戈任参谋长,司令部设在十字街
周素园住宅内。同时,以贵州抗日救
国军的名义发表告民众书和致川滇黔
地方武装的代电,号召团结起来,
反蒋抗日,拥护红军。抗日救国军
下属3个支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席大
明,党代表李光清;第二支队支队长 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
周质夫,党代表廖明;第三支队支队长阮俊臣,党代表欧阳崇庭。共2000多人。根据红二、六
军团领导指示,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负责组织地方武装、担任后勤任务。决定派席大明率第
一支队到赫章一带开展工作,收编改造地方武装,壮大革命队伍。派阮俊臣率第三支队到川南
寻找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带领纵队到毕节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第二支队留守毕节。2月
27日,红二、六军团撤离毕节继续长征。周素园、邓止戈带领贵州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随红军
长征。红军到达毕节杨家湾时,对第二支队进行整编,动员支队长周质夫和部分人员回原籍,
其余人员编入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五十三团。红军长征进入赫章,决定留第一支队在当地
开展游击活动。席大明率领第一支队在哲庄坝、财神堂、野马川、平山堡、七星关、杨家湾袭
击敌人,配合红军转战乌蒙山区。红军离开黔西北后,第一支队坚持到是年夏末,遭国民党第
二十军一三三师周翰熙旅围剿,支队长席大明和部分队员被敌军搜捕,部队失散。是年11月,
席大明被杀害。
第三支队转战川滇黔边区 第三支队奉命到川南寻找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经镇雄、
威信境前往川南,由于道路被敌军封锁,部队回师镇雄黄塘,得知红二、六军团已撤离毕节,
决定在川滇黔边区开展斗争。3月初,支队在黄塘整训,进行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整顿纪律,
阮俊臣等骨干被发展为中共党员。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毕节后,敌万耀煌纵队尾追不舍,其
九十九师十四团由毕节金银山向杨家湾靠拢,三支队决定在金银山设伏,掩护红二、六军团北
上。战斗从中午持续到天黑,打退敌多次进攻,歼敌80多人,击毙敌副团长,缴枪50余支,支
队30多名成员牺牲。1936年3月下旬,贵州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人员由四川运200多担物
资歇宿燕子口孙家铺,三支队参谋长彭云辉率3个大队,连夜赶到孙家铺截击,战斗1小时,毙
敌8人,伤4人,缴获全部物资。是年3月,国民党中央军暂编五旅追击红二、六军团和围剿川滇
黔边区红军游击纵队进驻毕节。其二团三营连附陶树清与阮俊臣有旧交。到毕节后,通过阮俊
臣结识三支队政委欧阳崇庭,在阮、欧阳的帮助下,决心策动士兵起义,参加红军抗日救国。
5月10日,陶树清趁旅长、副旅长赴省城的机会,发动第三营士兵起义,次日到达毕节杨家湾与
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