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4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
野战部队 1.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1949年11月15日解放贵阳,四十七师24日奉命强渡鸭池
河,25日解放黔西、大定两县城。28日,解放毕节县。29日,除留部分人员驻守毕节,协助接
管政权外,大部奉命速离毕节,赴四川参加成都战役。1950年1月31日,回毕节驻防,执行剿匪
任务。师机关驻毕节县城;一四零、一四一团驻毕节、黔西、大定县。是年7月初,组织进行以
金沙为中心的歼匪合围战。合围战持续1个月,计歼匪5100多名,活捉黔西北剿共总司文老洞、
副军长杨平舟、黔西北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吴湘云、第十九兵团三二七师师长徐文敬。1951年3
月5日,除一四一团留毕节继续清剿残匪外,其余奉命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赴朝鲜参加抗
美援朝战争。
2.十五军第四十五师。1950年3月28日奉命分两路从兴仁、安龙向毕节挺进。4月3日,所
属一三四团抵纳雍阳长与叛匪保安十二团三营激战,毙匪40名,俘匪41名。4月10日,所属
一三三、一三五团进至大定县羊场坝一带驻剿土匪,师部开驻毕节。驻毕节后,在中共毕节地
委统一领导下,以师部崔建功为首组建织金、纳雍、水城、郎岱县剿匪指挥部。4月13日与毕节
军分区举行军事联席会议,部署对叛匪的作战,与兄弟部队相配合,仅1个月就完成蚌井洞、窗
子洞、四方洞攻坚战,收复纳雍、水城、织金县城。是年8月26日,奉命在水城成立以崔建功为
指挥长的威赫合围战前线指挥所,展开威赫合围战,是年9月30日结束合围战,歼匪万余人,收
复威宁和赫章。1950年12月10日,四十五师奉命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开赴朝鲜参加抗美
援朝战争。
3.第四十一师一二一团一营。1970年5月,奉命驻毕执行支工、支农、支左、军训、军管任
务。次年夏调离。
4.空军87155部队54分队。1967年11月16日,由清镇调大方县双山区文阁公社营盘山驻防。
1970年11月20日,由大方营盘山调驻毕节县海子街区烧缸公社白马山驻防。1985年11月,分队
划归云南祥云87155部队。1993年奉命撤编。
地方部队 1.贵州省军区独立第五营。1952年4月16日,毕节军分区奉贵州省军区命令,以
分区直属3个连、金沙警卫营、大定警卫营一部为基础组建贵州省军区独立第五营。部队分别驻
毕节、黔西、大定、金沙县。第五营组建后,番号属省军区,建制及指挥属毕节军分区,亦称
毕节分区独立营。1954年8月,改编为贵州省军区公安第四营,其驻地防务不变。1956年2月改
称公安独立五十九团二营。1958年12月,奉命撤建。其二连改编为毕节军分区内卫连。
2.毕节军分区独立营。1966年4月,由毕节专区武装警察大队改编组建,下辖两个连、9个县
中队。1970年1月,奉命与贵阳军分区独立营换防。是年2月,贵阳军分区独立营到毕节,改为
毕节军分区独立营。1970年5月,改编为贵州省军区步兵独立第八营。1977年1月,恢复毕节军
分区独立营的称谓。1982年8月,建制撤销,人员移交毕节地区公安处,改建为毕节地区武装警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