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41
第九篇 军 事
把总7员。道光二十二年(1842),驻威宁城总兵、游击、都司各1员,守备、千总、把总各
2员,经制外委5员,额外外委9员;分防在外者为12汛92塘,驻千总2员,把总6员,经制外
委7员。
2.大定协。康熙四年置大定镇,设中左右营,设总兵1员,游击、守备各3员,千总6员,把
总12员,兵2400名。雍正三年(1725)改为大定协。乾隆二年有制兵1200名,设副将1员,游
击、守备各2员,千总4员,把总8员。其中驻大定城副将1员,游击、守备各2员,千总3员,把
总6员,兵536名;分防龙场等3汛兵220名,千总1员,把总2员;各塘兵440名。道光二十二年,
驻大定城副将、都司、守备各1员,千总2员,把总7员,经制外委7员,额外外委4员,兵427
名;分防在外者为3汛53塘,驻千总1员,经制外委3员,兵281名。
3.平远协。康熙四年设镇,设中左右营,总兵1员,游击、守备各3员,千总6员,把总12
员,兵2220名。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镇为协。康熙三十八年(1699)设制兵1100名,有副
将、都司、守备各1员,千总4员,把总8员。其中驻平远城副将、都司、守备各1员,千总2员,
把总3员;分防定南等11汛千总2员,把总5员。道光二十二年,驻平远城副将、都司、守备各1
员,千总2员,把总4员;分防在外者为10汛55塘,驻千总2员,把总5员。
4.毕赤营。顺治十六年(1659)置。初设有游击、守备各1员,千总2员,把总4员,兵800
名。雍正七年(1729)增设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总3员。乾隆二年,驻毕节城游击、守备各1
员,把总2员,兵340名,分防七星关等6汛兵360名,千总、把总各2员。道光二十二年,驻毕节
城游击、守备各1员,把总4员,经制外委、额外外委各3员,兵507名。光绪五年(1879),驻
城游击、守备各1员,千总、把总各2员,经制外委1员,额外外委3员,兵146名;分防在外者有
6汛45塘隘,驻千总、把总各2员,经制外委1员,兵146名。
5.黔西营。康熙四年设黔西镇,设中左右营,兵2200名,置总兵1员,游击、守备各3员,
千总6员,把总12员。康熙二十三年改镇为协。乾隆二年制兵1200名,驻黔西城副将、都司、守
备、千总各1员,把总3员;分防西溪等7汛千总3员,把总5员。嘉庆三年(1798)改协为营。道
光二十二年,制兵472名,驻黔西城游击、守备、千总、把各总1员,经制外委、额外外委各2
员;分防在外者为8汛58塘,驻千总1员,把总3员,经制外委4员。
顺治十六年至光绪五年(1659~1879)兵员数额统计表
单位:人
部别
兵额 威宁镇 大定协 平远协 毕赤营 黔西营
年号
顺治 十六年 800
四年 2220 2400 2220 2220
康熙
二十四年 1000 1200 600 1200
雍正 九年 1500 1000 1100 600 1100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