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1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2.县工商业联合会。1951年7月,各县成立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在县工商科的领导
              下,开展对工商业者关系的调处工作,向县工商业者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开展稳定市场

              物价的工作。1956年下半年,各县分别召开会议,成立县工商联执行委员会。1959年1月,各
              县将工商联合会纳入行政编制,使用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

              间,各县工商联被迫停止工作。1983年10月,各中共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恢复工商工作机构
              的指示精神,恢复重建所属工商联组织机构。1993~1994年,全地区各县市工商联先后召开代

              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工商联组织,同时成立各县商会。
                   3.毕节地区工商业联合会。1990年,中共毕节地委根据第六次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精神,
              决定成立毕节地区工商业联络处,在中共毕节地委统战部内设经济科,编制2人,具体负责工商

              业联络工作。1992年,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决定成立贵州
              省工商联毕节地区办事处。1996年8月22日,地区工商联(商会)举行第一届第二次会议,补选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熊廷顺、潘绍松、刘义章为副会长。2001年,毕节地区实施机构改革,明确
              贵州省工商联毕节地区办事处、毕节地区商会的主要工作任务为:(1)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参
              与本地区经济、社会重大决策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

              推荐工作;对本地区地方性规章和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并协助贯彻实施。(2)宣传党和国
              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帮助、引导和教育会员,提倡爱国、敬业、

              守法,提高会员素质。培养积极分子队伍。(3)组织会员举办和参加对内对外的展销会、交易
              会,组织会员出国(境)考察访问和开展商务活动,帮助会员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为会员提

              供市场、技术、商品信息、会计、融资、咨询、管理等服务。(4)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
              会员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联系有关部门为会员提供法律服务,在会员与党和政府之间发挥桥

              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5)开展工商专业培训,帮助会员改进
              经营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提高生产技能和产品质量。(6)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和指导行业
              工会的工作。做好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世界各国工商社团及工商经济界人士

              的联系工作,促进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协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7)组织和引导会
              员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事业,做好光彩事业的组织、推动、实施工作和智力支边扶贫工

              作。(8)办好会办服务事业和经济实体;为会员提供必要的证明,协调关系,调解经济纠纷。
              (9)承办地委、行署及省工商联交办的其他工作。其内设办公室。贵州省工商联毕节地区办
              事处历任主任:邵文麒、肖远福、杨海琰;副主任:邵文麒、李良栋、赵世俊、宋进修、吴道

              明、陈永新、邓洪顺、路言平、熊廷顺、刘义章、潘绍松、徐尧。
                   工商联(商会)工作 1.组织建设。1993~1994年,贵州省工商联合会毕节地区办事处组织

              全地区各县市工商联合会(商会)召开工商人士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县市新一届工商联合会
              (商会)。1994年,开展会员发展和基层工商联合机构建设。是年,全地区发展新会员800人,

              28个乡镇组建工商联合会。1998年,组织52名会员加入全国工商信息网,其中个人会员46名、
              团体会员1名、其他会员5名。2004年,各县组建乡镇商会、行业商会。是年末,全地区有地级
              商会1个,县级商会8个,乡镇分会67个,街道分会2个,异地商会2个,市场商会5个,同业商



             82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