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1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地区试点单位。会后,各县市和地区各产业(局)相继成立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并建起工作机
构。各级工会按地委关于领导班子要健全、办事机构要明确、实施方案要可行、“一个原则”
要掌握、公开重点要突出、公布载体要多样、监督机构要建立、整改措施要及时、公布效果要
明显、干部职工要满意的要求,做好厂务公开工作。全地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集体企
业相继实行厂务公开。同时,在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中进行政务公开试点。至2004年底,全
地区265家国有企业和7家控股企业全部实行厂务公开;107家集体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占73%。
全地区724所学校、133所医院、6个科研单位及其他381个事业单位全部实行政务公开。30%以上
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了厂务公开。2010年,全区非公企业已有1138家实行厂务公开。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一 组织机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节地方委员会 1950年5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节地方工
作委员会。1957年5月,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
青年团毕节地方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节地方委员会(简称共青团毕节地方委
员会)。1962年5月,地委决定撤销共青团毕节地方委员会,将其工作列入地直机关党委工作;
次年6月恢复共青团毕节地方委员会。1966~1972年,共青团毕节地方委员会被并入地区革命委
员会政治部群工组。1973年4月,召开共青团毕节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毕节地
区第一届委员会。1979年8月,共青团毕节地区委员会改称共青团毕节地方委员会。
2001年,毕节地区实施机构改革,明确共青团毕节地委的主要工作任务为:1.行使中共毕节
地委赋予的领导全区共青团、青联、学联和少先队工作的职权,对全区性青年社团组织进行指
导和管理。2.参与拟定全区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和青少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并组织实施;
参与拟定有关青年统战工作的政策和规章。3.组织实施有关青少年事务的法规,协助有关部门
协调和处理与青少年利益相关的事务,调查青年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研究青少年运动的理论
和思想教育问题,反映青少年的利益要求和意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或建议。4.组织带领广
大青年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和富民兴黔的宏伟事业,根据青年特点开展各项活动,在“两个文
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5.制定共青团组织建设有关政策、规划,组织和实
施团员发展、团干培训、推优入党等工作,做好对下一级团委领导班子的协管工作。6.协助有关
部门做好大、中、小学生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7.做好青年统
战对象的团结教育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做好全区青少年外事工作,加强管理
和提供服务,开展对外交流和宣传工作。8.承办地委、行署和团省委交办的其他工作。其内设办
公室、团务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毕节地方委员会历任书记:陈健吾、王斐章、杨官富、李国恒、陈吉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