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15
第八篇 民主党派 社会团体
忠、马敏进、乔洪、何萍、谭亚林、熊灿平、高青、赵永富、潘发勇;副书记,李正瑞、孟宪
木、王斐章、卢泮水、郑臣斌、邓祥荣、农职双、张品、陈吉忠、李绍武、何萍、廖昌晖、张
玮、李玉平、熊灿平、高青、马立、肖明龙、张玉杰、吕勇。
毕节地区青年联合会 1989年7月17日,中共毕节地委决定成立毕节地区青年联合会(简
称毕节地区青联)。是年9月18~21日,召开毕节地区青联第一届一次全委,选举毕节地区青
联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1993年11月25~27日,召开毕节地区青联第二届二次全体委员
会议。选举产生毕节地区青联第二届主席、副主席。毕节地区青年联合会历任主席:何萍、张
玮;副主席:杜娟、陈长友、周应华、尹兴国、李玉平、唐光星、陈湘、辜康乐、朱维华。
二 共青团工作
组织建设 1950年2~3月,毕节专区革命干校建立青年团组织,为最早建立的团组织。
1951年,专区团工委在专区4个直属机关和3个专业公司建立6个团支部,有团员198名,并于
是年9月建立毕节地专机关青年团总支部。此后,共青团组织有较大发展。1962年,全专区
有共青团员7.77万名,其中农村团员7.53万名:建起团支部5205个,其中农村团支部4645个。
1963~1976年间,受3年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区内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团员发展工作
基本停顿。1977年后,区内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团员发展工作逐步好转。1995年,各级共青团组
织贯彻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团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团省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全省团的
组织建设的意见》,开展发展团员工作,是年共发展团员3.75万名。1998年,开始吸收学校优
秀少先队员入团,当年发展2.4万名团员,其中1241名是学校优秀少先队员。到2001年末,全地
区共有基层团委380个,团工委21个,团总支82个,团支部5180个,团员23.46万名,其中女团
员7.08万名;有专职团干部368名。推荐2249名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加大非公团建力
度,创建两新团组织319个,覆盖团员青年2万多人。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1981年,团中央发出《学雷锋、树新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的通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
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
毕节团地委向各县团委、地区直属各单位团组织作出布置。各级团组织随即召开工作会、誓师
会,发出通知、倡议等,进行宣传、动员。是年,团地委决定将每年的3月5日~4月5日定为青
少年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活动月。3月5日~4月5日,各级团组织均组织青、少年开展有
益活动,举办美学讲座;组织青少年清理垃圾、种草种花、美化环境;组织青少年帮助军烈
属、“五保户”、困难户做事;医院和商店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假如我是一个顾客的讨
论;学校普遍制订《道德规范条例》;少先队广泛开展“小红花”活动。1994年初,各级团组
织以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为基础,以社区服务活动为重点;推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
展。是年3月初,团地委、地区青联组织毕节师专、农校、师范、财校、二卫校、地区医院、养
护总段等30多个单位1000多名志愿者开展医疗保健、税法咨询、清扫环境、服务春运等便民利
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