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2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健美儿童活动,评选出健美儿童288名。1986年六一期间,地区妇联举办全地区首届各类托幼园
自制布玩具、教具及儿童书法、绘画、劳作等展览。1991年六一节前夕,地区妇联召开残疾儿
童及家长座谈会,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问候。1994年六一期间,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
员分别到毕节市阿市民族乡等慰问贫困及残疾儿童289名,并赠送慰问品。1999年暑假,地区
妇联会同毕节军分区举办少儿军事夏令营活动,112名中小学生参加。2000年6月上旬,地区
妇联举办两场“救助春蕾女童”义演晚会,收得捐款2.29万元。到2001年,全区共办女童班57
个,救助2748名女童入学。2011年,继续实施中石化春蕾助学项目,投入18万元帮助150名女生
完成学业。
评先选优活动 1981年,各级妇联在三八节期间,表彰三八红旗手4032名,三八红旗集体
266个。1983年,全地区评选出参加省表彰的三八红旗集体8个,三八红旗手52名,“五好”家
庭80户。并从中选出接受全国妇联表彰的“三八”红旗手24名,三八红旗集体4个,“五好”
家庭32户。1994年,地区妇联对全地区1989~1993年“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
赛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表彰先进单位15个,先进个人80名。1995年,召开全地区妇女工作表彰
会,共表彰扶贫帮困女能人50名,维权工作先进集体13个及先进个人1名,十佳五好文明家庭12
户。1997年全地区评选出“十佳五好文明家庭”10户,并在《毕节报》上刊载。2011年,协调
地区电视“百名模范”的推荐工作,推出张永学等12名先进典型。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一 组织机构
毕节地区科学技术协会 1959年9月,中共毕节地委决定成立毕节专区科学技术协会,实行
科委、科协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合署办公。1962年,区内实施精简机构,撤销毕节专区科协。
1963年11月,中共毕节地委决定恢复专区科协建置,与专区科委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合署
办公。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专区科协停止工作。1969年12月,毕节地区恢复科技局
建置,履行前科委、科协工作职责。1980年12月,恢复地区科协建置。1983年地区科协与地区科
委分开办公。1984年5月30日~6月2日,召开毕节地区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制订《中国科学技
术协会章程毕节地区实施细则》,选举产生毕节地区科协第一届委员会。1991年7月23日,召开
地区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毕节地区科协章程》。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
2001年,毕节地区实施机构改革,明确毕节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任务是:1.开展学术交
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和经济发展,推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
道作用。2.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
年科技教育活动,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3.编辑出版科学、技
术和科普书、报、刊。4.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组织科技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