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0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虚”。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都要修斋。诵经、礼忏、祭炼、建醮
              及一切法事,均属修斋。

                   (3)清规。各道观均订立有对道众过失的处罚条例,即清规,轻者罚跪、杖责、驱逐,重
              则处死。清规中有开静贪睡不起者、早晚功课不随班者、上殿诵经礼拜不恭敬者、本堂喧哗惊

              众两相争者、出门不告假或私造饮食者跪香。三五成群,交头结党者;公报私仇,假传命令,
              重则迁单。毁谤大众,怨骂斗殴,杖责。茹荤饮酒,不顾道体者,逐出旧时的戒律、清规,凡

              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者,现均已废除。
                   (4)禁忌。道教经书上的禁忌条文繁多,大多不为教徒所重视。
                   2.早晚课。全真道士无论人数多少每日早晚必须念经做功课。每日五更“开静”,敲钟起

              床,打扫殿堂,整顿冠服经师带领道众,齐集殿堂,念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玉皇心印
              妙经》《太上洞玄灵宝长消灾命护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称早坛功课经。

              诵毕用。下午自行研习教义,练习健身武功。天黑后,上晚坛功课,念诵《太上洞玄灵宝救苦
              妙经》《太上老君说解冤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天得道真经》《太上三元赐福解厄消灾延生
              保命妙经》《祖师经》。二更(晚上9时)止静。每月初一、十五为斋日,早晚功课加念《玉皇

              经》《三官经》《真武经》。民国时期,一些道士尚能熟背以上经书。
                   3.服饰。(1)道服。道士道服有以下几种:①日常服,即便装,分长短装,颜色为青色。

              正一道道服无短装,服色也可以是黄色。②大褂袖宽1尺4寸,袖长随身。全真道大褂为青色,
              正一道为红色。③礼服,全真道为蓝色,正一道蓝色、黄色、青色均可。④花衣、杂色,外出

              念经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真道士已无外出念经者,穿的都是日常服装。正一道道士
              遇重大节日时穿红大褂。(2)头巾。全真道人均蓄长发,挽成髻,髻上别一根木替,用一块头

              巾束发。头巾有唐巾、冲和巾、逍遥巾、纶巾、浩然巾、紫阳巾、一字巾、三教巾、九阳巾,
              前8种头巾均用布缎制成,后一种头巾用纱缎制成并分时段和等佩戴。正一道一般不用头巾。
              (3)冠。有偃月冠、三台冠、五岳冠、莲花冠、混元冠(青色、圆形、扁平),前4种冠按修

              真的深浅分别而戴,混元帽则不分道行深浅常戴。(4)鞋。有双脸鞋、云头鞋,全为青色鞋
              面,白色厚底,配上长筒或半长筒白袜。

                   4.行待。全真道道士起立、坐卧、听法、事师、沐浴、外出都有规矩,必须遵守,生活中有
              时要默念咒语。正一道道士在言行上并不受很多约束,无生活念咒,平时不戴冠和蓄发,不穿
              道服,只在做斋醮法事时穿戴规定的道服。

                   5.法器、供具、供品。法器为两类:一是正一道设坛建教时,法师使用的法器有宝剑、令
              旗、令箭、令牌、天蓬尺;二是做经忏时用的法器有钟、馨、铛、钗、竽、木鱼、鼓、铙、

              钵。香案上陈列的供具有香炉腊台、花瓶、香筒、果盘、净碗等,另有灵幡、桌围、拜垫。摆
              放在神像或祖宗牌位前供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

                   6.道教节日。全真道有正月初九玉皇诞辰日,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诞辰,正月二十龙门
              派祖师丘处机诞辰,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三月初三西母诞辰,二月十一张天师诞辰,七月
              十五(中元)地官诞辰,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诞辰,十一月十一全真道主师王重阳诞辰。正



             564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