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05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月,城镇街道和农村人口较集中的村寨,都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择定做醮的日期。正一道
做醮,最长6天。第一天为开坛、朝幡、诵经、停餐;第二天为牙坛、请水、迎师、鉴押、发
文、高功借地、教讲禁坛、诵经、停餐;第三天为开坛、火蘸、表白、开启接驾、请班、朝
幡、安监斋、安监坛、启师、启弦、会光、谢玄、召孤、诵经、行夜香、停餐;第四天为开
坛、预禳、早朝、朝渴、禳运、星宿、造船、诵经、停餐;第五天为开坛、设天、镶荧、早
朝、扫船、领符、拜忏、命魔、午朝、遣船(下河)、赈济、送圣;第六天为送神、安神。
至此,做醮活动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打清醮的逐渐减少。至今,做清醮的活动也不
多,仅有毕节市杨家湾镇的道士,在近几年每年的正月初五至初九,均在杨家湾镇的周驿村
街上及乡村做清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四方平安。正一道道士为丧家超度亡灵,最长的超
度6天:第一天为开咽喉(也称指路)、开坛、朝幡、接亡、安亡、诵经、停餐;第二天为
开坛、请水、迎师、鉴押、发文、开启、生神、召孤、放焰(亦称放灯)、诵经、停餐;第三
天为开坛、升座道场、接驾、颁符、颁教、拜忏、诵经、接亡、安亡、绕棺、诵皇经、停餐;
第四天为开坛、转经、早朝、午朝、晚朝、诵经、停餐;第五天为开坛、救苦、早朝、谈一时
至六时道场、解食、发丧、拜十三(亦称过殿)、拜忏、拜灯、午朝、拜忏(男拜丰都忏、女
拜救苦忏)、超亡、烧包、赈济、送圣;第六天程序为谢师、安神。到此,超度亡灵结束。
仪范 道教仪范,包括烧香、燃灯、读经、礼拜、道人起居、法衣、行止、清规、戒律等
几十个项目。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的项目已改变,有的已淘汰。其中较普遍采用的:
1.科禁威仪(简称科仪)。(1)戒律。道教最基本的戒律为《老君五戒》:①不杀生;
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另加3戒为:⑥不得卧高广大床;⑦不得香油华
饰;⑧不得耽著歌舞。十戒①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②不得杀生屠害,割载物命;③
不得叛君王,谋害国家;④不得淫乱骨肉姑姨姊妹及其他妇女;⑤不得毁谤道法,轻亵经文:
⑥不得污漫静坛,单衣裸露;⑦不得欺凌孤贫,夺人财物;⑧不得裸露三光,厌弃老病;⑨不
得耽酒任性,两舌恶口;⑩不得凶豪自任,自作威利。此外,还有一般道士都必须遵守的《初
真十戒》:①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②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③不得杀生;④不得淫
邪;⑤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⑧不得毁贤扬己;⑦不得饮酒食肉;⑧不得贪求无厌;⑨不
得交游非贤;⑩不得轻忽言笑。奉持《初真十戒》,经一段时间考验,修真进步,再遵守中级
戒(中品戒)。要达到天仙大戒(上品戒),须是具有很高德行的道士。自清末至民国,全真
教只能做到《初真十戒》。1950年后,全真道人逐步减少。1966年以后,全真道人绝迹。正一
道系在家道士,经常给人做经忏法事,接触面较广,难绝尘缘,无法遵守较多的戒律,只遵守
《修复九戒》。
(2)斋戒。道教斋法有供斋、节食斋、心斋。各种斋法均有具体规定。其修斋日期为:
①六月斋,每逢单月即是;②十月斋,即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
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③三元日,正月半为上元、七月半为中元、十月半为下
元;④八节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⑤甲子日,庚申日;
⑥本命日,即每年自己的生日。修斋愿望为“积德解愈”“和神保寿”“夷心静然”“内处清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