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5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子,削去外层绿皮,划适度篾条,用姜黄或糯米饭花为原料与篾条同煮,既上色又提高篾条绵
              软度和防止虫蛀。又将部分篾条用火熏黑,然后进行编织。编织中讲究各种图案,线条形状工

              整,染色明快,花纹素净,美观大方。大小饭盒,是布依族家庭使用竹具之一。大饭盒底部呈
              四方形,腰部呈圆形,口成四方形,有盖。两边设有高过盖的两耳,便于抬放或挑。饭盒腰部

              和上盖有黑黄色菱形花纹,全部使用青篾条编成,由里外两层合起,布依语称勒桄。小饭盒亦
              用青篾编成,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小如铝饭盒,布依族称勒敏。大小饭盒编法较难,编

              好后篾头看不出起于何处和收于何处,雀笼分画眉笼和黄豆(雀)笼,均为竹制。画眉笼,先
              选好竹子削成各部分所需篾条,在炭火上烤热使篾软,趁热编成各种形状,挂于灶门烘烤,使
              其定型。然后用凿子打好格度相等的眼子,将竹条穿扎成雀笼。画眉笼圆形平顶,门边还雕刻

              奔龙,笼中挂有专供画眉饮食用的精致瓷杯,顶部有雕刻挂钩,是玩鸟者喜爱的工艺品。黄豆
              雀笼四方形和圆形,较画眉笼精致,自然成为爱鸟者欣赏的工艺品。




                                                第七节 仡佬族




                   族源族称 仡佬族为毕节地区早期主要本土居民,其先民称濮人或僚人。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仡佬族称为僚(lǎo),据唐孔颖达《左传·疏》记载,濮为西南夷也。唐代称为“葛僚”
              或“仡僚”。宋代称为仡佬,元代称为“土僚”,明清时期为佬、革僚、土仡佬。其间,部分

              受汉文化影响深者汉化为汉族。仡佬族有不同的自称,大方县有的自称“濮”,织金县有的
              自称“埃审”,黔西县有的自称“布欧勒”。其他民族对仡佬族也有不同称谓,彝族称之为

              “濮”,苗族称之为“克或叶”,布依族称之为“布戎”。仡佬族有不同支系,各支系各有自
              称:红仡佬自称布欧勒,青仡佬自称雅伊,锅圈仡佬自称埃审,彝仡佬自称濮。各支的语言不
              同,习俗相异,各自聚落而居,互不通婚。其中红仡佬、打铁仡佬主要居住在大方、黔西、金

              沙,雅伊仡佬主要分布在黔西、织金,锅圈仡佬主要分布在织金,彝仡佬主要分布在大方。新
              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时统一称谓为仡佬族。

                   人口分布 约在东汉初年至三国时期,彝族默部势力不断向黔西北扩展,濮人势力日趋衰
              落或死于战争,或散走他乡,或与彝族融合,人口逐渐减少,零星散居在黔西北各地。1964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毕节地区仡佬族8527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仡佬族1.81

              万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仡佬族2.08万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
              地区仡佬族2.21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有仡佬族人口20585人,占全地区总

              人口数的0.31%。仡佬族以大杂居、小聚居形式,多与汉、彝、苗、白、布依族交错居住。其中
              织金县分布在三塘、阿弓、少普、熊家场、高坪、八步、猫场、马场、龙场、大平、化起、纳

              雍等乡镇,以少普乡居住较为集中,人口最多;黔西县各乡镇都有仡佬族居住,以金碧、大关
              镇较多;大方县主要分布在响水、双山、理化、六龙、百纳、普底等乡镇,以响水拉鲁村和普
              底乡红丰村为其主要居住地;金沙县分布在安底、禹谟、平坝、安洛、石场,以茶园乡为人口



             510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