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2 - 昌宁县志
P. 482
昌宁县志 1978~2005
“以文补文”有偿培训服务,由主办单位向学员收取适当费用,县文化馆利用中小学寒暑假期开展
15 ~ 20 天培训,培训期间组织一次学员成绩评判展览。1984 ~ 1986 年,昌宁县聘请保山美工画
师郭金亮、郭钦 2 人作山水油画,装饰礼堂和会议场所。其后,一些居民开始请民间画匠作壁画。
1992 年后,除县文化馆、县文联组织书法绘画培训外,开始出现个体培训。1988 ~ 1992 年,县文
化馆创作橱窗大幅连环画,宣传鸡飞热泉、更戛西山人文景观。1997 年 10 月,成立老年诗书画协会,
开办展厅、装裱字画,编辑出版《昌老墨缘》书画专集。2003 年,周兴贵书画艺术展展出画作近百幅。
2005 年,昌宁县有汉族窗花剪纸代表人物杨文胜、编扎工艺代表人物杨银祥、石雕工艺代表人物陈
平等。
摄影 1978 年,昌宁县仅有饮食服务公司下设营业性照相馆 1 个,具有洗印、冲扩能力的非营
业性照相有县文化馆、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1979 年后,达丙、柯街、漭水、卡斯、勐统等地陆
续建立公社照相馆,供销系统开设照相馆 3 个。1983 年后,私营相馆相继出现。1984 年,饮食服务
公司引进彩色照片冲扩设备。至 1985 年,有 200 余幅摄影作品在省、地级报刊发表。1990 年 2 月,
在县总工会三楼举办文物摄影展,展出作品 21 幅。此后,袖珍相机走俏市场,摄影爱好者逐渐增多。
1999 年 10 月,在县人事劳动局一楼举办国庆 50 周年暨改革开放 20 年成就摄影图片展,展出作品
260 件。2000 年后,数码相机进入机关和家庭。2003 年 9 月,在县图书馆二楼举办建县 70 周年成
果摄影图片展,展出作品 380 件。至 2005 年,昌宁县在新闻、艺术摄影方面成果较丰者有王润民、
张绍全、王模等。
三、文化活动
1978 年,昌宁县专业演出队有县文工队,队员 22 人。同年 12 月,县文工队、城关业余宣
传队分别参加保山地区专业、业余文艺会演。1979 ~ 1980 年,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并
举办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 2 期 40 人,培训时间 2 个月。1981 年,县委宣传部抽调文艺骨干排演
大型歌剧《刘胡兰》,剧组演职员 51 人,在县境巡回上演 38 场。1984 年 1 月,在县城大会堂
南侧建成文化馆砖混结构三层办公楼,建筑面积 820 平方米,投资 12.50 万元。当年,县文工队
从农村、县直单位抽调 70 人排练,并创作《美丽的家园》(组歌)和《仙女思凡》等歌舞小戏,
借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昌宁召开之际演出。1985 年,县文工队组成演出队送
戏下乡 5 场次,演出《儿媳当家》《喜中喜》《满屋春》《二愣子招亲》《茶山新歌》等歌舞节目。
1986 年 4 月,傣族歌手杨宏秀作为云南唯一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演唱昌
宁本土歌曲《春雨》《小卜少送粮》,获“新人奖”。1987 年 12 月,昌宁县首届青年歌手大奖
赛在县城大会堂举办。1988 年末,首届中学生文艺会演在大会堂举办,17 个代表队 204 人参加。
1986 ~ 1990 年,县文工队把服务重点放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创作《春花》《采茳花》《翻
身歌》《当家人》《火把节》《昌宁换新貌》等剧目,演出 266 场次。1991 年 2 月,继 1971 年
后举办第三次农村文艺会演,有 12 支乡镇代表队参加。1991 ~ 1995 年,县文工队创作舞剧、
组歌联舞、花灯表演唱、小品、独唱、舞蹈节目 80 余个,演出 186 场次,其中创作反映赌博危
害传统古装花灯剧《慈母恨》到村社演出 30 场次。1996 年 6 月,在保山滇西民族艺术节参演
的大型广场舞《赶花山》,获作曲、编导、表演二等奖;9 月,举办昌宁县首届企业文艺会演,
10 支代表队参加。1998 年 1 月,举办迎新春乡镇文艺会演,14 支乡镇代表队演出节目 46 个。
1999 年 9 月,在县城举办 18 个代表队参加、历时 4 天的昌宁县文艺会演,14 支乡镇代表队和卡斯、
柯街、湾甸、华侨农场代表队参加,演出节目 130 余个。2000 年,昌宁县老体协歌舞队成立,
有队员 48 人。2001 年 1 月,组队参加保山地区民族民间歌会,获最佳歌手称号 1 人、优秀歌手
【 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