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5 - 昌宁县志
P. 485
第二十三章 文化体育 文化卷
品零售出租 45 户、录像放映 2 户、出版物经营 11 户、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 12 户、电子游戏室 12 户、
歌舞娱乐场所 34 户、卡拉 OK 音乐茶室 7 户、台球室 3 户、溜冰场 3 户、印刷 26 户、综合娱乐场所 1 户;
立案 7 起,罚款 1350 元,没收非法财物 9 起 37550 元,收缴盗版光盘 229 盒、录音制品 52 盒、封建
迷信书刊 975 册、盗版画 114 张、淫秽光盘 9 盒,没收赌博机 14 台。2004 年,开展联合检查 19 次、“零
点”行动 5 次、专项检查 27 次,收缴盗版书刊 257 册、非法音像制品 2993 盒、淫秽色情出版物 107 盒,
立案 17 起,收缴罚款 2.19 万元,查处“黑网吧”2 户,没收电脑 47 台。2005 年,有文化市场经营户
196 户,从业人员 1689 人,其中歌舞娱乐场所 51 户、音像制品出租零售 48 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
场所 13 户、打字复印 42 户、印刷 6 户、书刊零售 29 户、农村电影放映队 6 户、演出单位 1 户。
二、文物管理
(一)馆藏文物
1995 年 12 月,国家文物局在大理州博物馆开展滇西地区馆藏文物鉴定,昌宁县选送青铜文物 20
件,鉴定为一级文物 3 件、二级文物 7 件、三级文物 8 件。至 2005 年,县文管所馆藏文物 5179 件,
主要有化石 11 件、石器 44 件、陶器 8 件、铜器 99 件、铁器 1 件、古钱币 5000 枚、碳化稻米 7 千克,
青铜器中有国家一级文物 3 件、二级文物 7 件、三级文物 8 件。1978 ~ 2005 年,昌宁县出土文物有
古生物化石、石器、陶器、铜器、古钱币、碳化稻米。
古生物化石 1985 年,柯街区芒赖乡瓦窑社农民在挖煤时,挖出象牙化石 2 件,分别收藏于保山
地区、昌宁县文管所,经省博物馆鉴定,定名为“昌宁剑齿象”化石。1998 年,在耈街乡团山村荣星
社平村岩子发现大熊猫、犀牛牙化石,地层年代属新生代中晚期,距今约 10 万~ 70 万年之间,保山
博物馆借展。
石器 1981 年,发现大田坝公社德斯里石器遗址。1982 年,在该遗址收集到石斧、刮削器等,其
中石斧系花岗岩卵石加工而成,属“芒怀型”石器。1985 年,在县城姚家坡收集到新石器晚期石针、
石斧等。石针出土时长 20 厘米,洗净后不慎折断。1986 年 12 月,在大田坝德斯里和白沙坡、漭水元
宝山和沿江等地出土打制石斧 34 件,大者通长 16.50 厘米、刃宽 15 厘米、厚 2.50 厘米,小者通长 9 厘米、
刃宽 6.50 厘米、厚 1 厘米。1990 年,在大田坝乡龙潭社出土石佛像 1 件,通高 31 厘米、底座宽 11 厘米、
肩宽 8 厘米、头宽 4 厘米。1994 年,柯街乡芒赖村马桑林洼社一农户在小岭岗建盖房屋时挖出磨制石
斧 4 件,最大者长 21.30 厘米、宽 8 厘米、厚 2.10 厘米,最小者长 12.40 厘米、宽 5.60 厘米、厚 1.40 厘米。
1995 年,在柯街乡立斯达村大杨柳树平坦岩子炸石头发现磨制石剑 1 件,通长 31 厘米、刃长 21 厘米。
上述石器除 1994 年柯街乡芒赖村马桑林洼出土石器收藏于保山博物馆外,其他均收藏于县文管所。
陶器 1980 年,在勐统公社三眼井发现釉陶残片。次年,昆明文物管理委员会、临沧地区文化局
和勐统公社文化站派人前往调查,在 100 平方米范围内采到大量釉陶残片。1982 年,在大田坝公社德
斯里石器遗址收集到夹砂红陶片。1994 年,在达丙镇营盘山出土陶器 1 件,高 50 厘米、腹部周长 86 厘米、
口径 11 厘米。经考证,该陶器以夹砂陶原料制成,属新石器时代炊饮器具。2003 年,右甸镇蚂蚁堆
一农户建房挖老宅基地时,在距表土层 1.30 米处发现陶罐 3 件,质地为夹砂陶,大者通高 45 厘米、
口径 16 厘米,小者通高 22.50 厘米、口径 10.50 厘米,属新石器时代遗物,收藏于县文化馆。
铜器 有 14 类。铜鼓:1988 年在右甸镇右文办事处大理寨天生桥山出土铜鼓 1 件,通高 37 厘米、
面径 34 厘米、足径 47 厘米,鼓面有一组雕饰物,收藏于保山博物馆。
编钟:1988 年在右甸镇右文办事处烂坝寨出土编钟 1 件,1992 年在漭水乡漭水村打卦坟山出土编
钟 4 件,其后在鸡飞乡英韬村出土编钟 2 件,大者通高 45 厘米、扣高 6.50 厘米,小者通高 28.50 厘米、
扣高 7.50 厘米,有素面纹、双蛇螺旋纹、二虎争牛云雷纹,其中保山博物馆借展 5 件、县文化馆收藏 2 件。
【 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