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51

执政论坛








                      对澄江县推进落实河段长责任制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吴正坤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
                  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
                  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抚仙湖
                  流域主要入湖河道自2013年开始实施河长制,由相关市、县领导分别担任22条抚仙湖主要入
                  湖河道河段长。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深入实施,全面拉开了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治理的序幕,
                  至2017年,明确由33位实职副处以上领导担任全县122个河湖库渠的县级河长,实现了县镇
                  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
                       一、基本情况
                       抚仙湖流域面积674.69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入湖河流103条,多年平均入湖水量3.54亿立
                  方米。“十二五”期间,澄江县积极采取“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理念,按照“截污、贯通、
                  绿化、加宽、保洁”的要求,总投资11.5亿元,完成了以抚澄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代表的东大
                  河、山冲河、山冲河、梁王河、代村河等14条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系列工程
                  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实施,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澄江县计划实施总投
                  资达144.48亿元的5大类45个抚仙湖“十三五”规划项目建设,其中:入湖河流清水产流机制
                  修复项目9项,涉及河道24条,投资达3.14亿元。
                       二、澄江县全面推行河段长责任制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河道清则湖泊清,河道治理是湖泊治理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河道就像通往湖泊心脏
                  的一根根血管,承担着输送新鲜血液的功能,一旦河道污染,湖泊将无法根治。按照玉溪市
                  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
                  治理思路,澄江县结合抚仙湖各条入湖河道的特点,因地制宜,建管并重,制定了河道治理
                  方案,全面实施抚仙湖入湖河道保护治理工作。围绕抚仙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的目标,采取
                  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为切实保护好抚仙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13
                  年印发了《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三湖主要入湖河道
                  河长责任制的通知》和《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三湖主要入
                  湖河道河长责任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对22条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分别明确了市级领导为河
                  长,强力推动河道治理工作。同时,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河
                  (段)长责任制的通知》,由县级领导分别担任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副河长、县直部门主要
                  领导任段长。县委成立了书记任组长,四套班子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对流域内河道进
                  一步明确河(沟)长并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为全面拉开河道治理大幕提供了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19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