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53
执政论坛
(五)开展“仙湖卫士”行动,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以“仙湖卫士”行动为统领,以党
员队伍带动全民实施“四退三还”、产业结构调整、截污治污、生态修复、常态管理、宣传
教育六个行动计划,建立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河(段)长责任制管理网络,整合资源,
发挥党员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把河道保洁管护及抚仙湖保护治理的责任义务纳入村规民
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爱湖护湖,形成党员干部带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抚
仙湖保护及河道治理的长效机制,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采取“1+X”的方式,建立
3734户党员中心户,各村(社区)组建由村组党员干部、常务书记、农村党员骨干等组成的
共产党员先锋队97支,共3390余人,开展“治河爱湖护湖治河”主题活动,积极带头宣传环
保政策法规、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活动、带头发展优质高效农作物,带头推进环保项目,争当
“仙湖卫士”。
(六)加大督查,强化考核。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抚管、环保、住建、水利、
纪检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河(段)长责任制考核工作领导小
组,制定了《澄江县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河(段)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明
确奖惩措施、落实工作责任,采取随机、定期、不定期多频次检查的方式,对河道的保护、
治理、管护情况每月至少进行1次监督检查。河道治理办公室在月考核的基础上,按周随机抽
查河道治理情况并及时向四套班子领导公布检查结果,及时跟踪问效,对河道保护、治理、
管护工作及河段长责任制落实不力、落实不到位、推诿扯皮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按照有关
规定严格问责。同时,结合争当“仙湖卫士”行动计划,把河道保洁治理与党员积分制管理
相结合,把河流片区党员的年度积分,作为授予“仙湖卫士”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七是理顺机制,统一保护。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抚仙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抚仙湖全
流域集中统一管理,坚决一把尺子管到底。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1月1日起启动了抚仙湖径
流区统一托管工作,将抚仙湖径流区12个村(社区)、84个村(居)民小组、3.88万人委托
澄江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澄江县始终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承担接管
工作,坚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要求实施河道治理
工作。
三、当前澄江县河段长责任制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抚仙湖保护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脆弱。抚仙湖流域属于滇中高原湖盆
区,以高原地貌为主,地势周围高、中间低,相对高差大,径流区森林覆盖率低、石漠化和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径流区陆地面积仅为水域面积的2倍,汇水面积小且无外流域补水,可利
用水资源量不到6000万立方米,理论换水周期长达250年。保持Ⅰ类水质形势严峻。抚仙湖
水质整体保持Ⅰ类,局部有向Ⅱ类下降的趋势,湖泊营养状态指数缓慢上升,由1980年的6.8
上升到现在的20.38,上升了约3倍;水生态环境功能明显下降、水生态系统结构受损,沉水
植物分布面积急速扩增为1.87%;近年来连续干旱导致水位持续下降,湖容量减少约6.5亿立
方,10年内难以恢复正常水位,底层湖水中溶解氧已经比较贫乏,一旦污染将无法逆转。流
域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尽合理。种、养殖结构减排力度不够,农村污染仍然是流域的主要污染
源,以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田种植为主的面源污染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生态功能
退化。随着流域人类活动的频繁,沿湖近18万人口(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有居民2.8万人)在14
万亩土地上耕作,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所产生的生活我污水、垃
圾无法全部收集处理,给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流域内部分饮用水源地受污染,库塘湿
地生态节点功能受损,湖滨缓冲带整天生态功能还需进一步维护和完善。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