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文山州年鉴2018
P. 82
文山州年鉴/2018
到一周一分析,一月一排查,一事一化解;以开展 “手拉 态乡 (镇)42个、州级生态村 227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
手·兄弟情、心连心·鱼水情、肩并肩·爱国情”三项活 累计达 53525万人 (次),义务植树 30148万株。
动为载体,在民族宗教工作热点、难点地区,开展跨区域 (二)优化国土空间,建设天蓝地绿的宜居文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创造出用民族教育促进民族 山。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
人才培养、用民族干部促进民族政策宣传、用民族语言促 间、生态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进民族感情沟通、用民族节日促进民族关系密切、用民族 有机统一的原则,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绿色城镇化、
干部促进民族矛盾化解、用民族内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 美丽乡村建设等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 《全国主体功能区
“六用六促进”工作法,使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 规划》和 《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文砚平半小
高于全州和所在县 (市)平均水平;健全民族宗教政策法 时经济圈、沿边经济带、东西向经济走廊、西部纵向经济
规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制度,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寺院 走廊、中部纵向经济走廊 “一圈一带三廊”经济社会发展
经堂教育等宗教事务规范管理,依法开展宗教领域专项整 空间布局,着力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
治活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 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
击犯罪;健全民族宗教关系监测监管体系,完善涉及民族 局,在推动文山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保护全州生态安全。
宗教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先后编制了 《文山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文砚平”城市群
和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机制。从而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始 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实施,
终围绕民族团结这个主题,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得 走出了一条符合文山实际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新路子。深入
到巩固,全州涌现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有 1 实施 《滇 桂 黔 石 漠 化 片 区 区 域 发 展 与 扶 贫 攻 坚 规 划
个模范集体和 3个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的表彰;4个模范集 ( 2011—2020年)》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2015~
体和 6个模范个人受到云南省的表彰;60个模范集体和 2025 年)》 《文山州 “三农”发展大规划》,以建设省级重
100个模范个人受到州委的表彰。 点村、民族特色旅游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项目为载
体,打造了一批山清水秀、风情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宜居美丽乡村。围绕架构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
生态文山———城乡建设新面貌
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饮用水源保
护、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农业、
建州 6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牢固树立
草地畜牧业,增加绿色植被面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把
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大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
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
风景名胜区保护力度,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
面,深入实施 “七彩云南文山保护行动” 和 “森林文山”
施生态脆弱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及重点流域水环
建设,始终坚守生态红线,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
境综合整治,全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始终坚持矿业开发
环境有机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
与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
大力实施整顿矿业秩序、整合矿产资源、提高矿业经济发
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前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展水平的 “两整一提高”专项整治,为文山矿产资源科学
环境,一幅山青水净、地绿天蓝、生态灵秀、人民富裕的
有序高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 2017年底,全州共有
美丽画卷,正在文山大地上徐徐展开。
国家、省、州级自然保护区 8个,面积 141万亩,占全州
(一)坚持绿色发展,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 总面积的 3%;2008~2017年,文山 8县 (市) 先后纳入
识。建立由州长挂帅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实施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 (市),累计投入资金
《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5~2025年)》,出台了 26335万元,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 177万亩,探索出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贯彻落实 〈中共云 了 “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
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 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石漠化治理 “六子登科”模
兵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文山州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 式;“十五”以来,共投入林业生态项目资金 35亿元,实
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努力建成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 施退耕还林 (新一轮)18877万亩,石漠化治理 13094万
范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加强顶层设 亩,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达 52921万亩,天然商品林停
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工作目标、职责任务。广泛开展生 伐 35736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 508%,森林蓄积量
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提高各族群众 6018万立方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林业在扶贫攻坚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发展正成为文 中带动 7749万人增收致富。
山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到 2017年底,已创建省级生 (三)发展生态经济,推动产业培育向绿色转
4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