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文山州年鉴2018
P. 55
特 载
作队的驻村责任,驻村工作队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建立 调整。加强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机构和
召回机制、巡查机制、随机调研机制,严抓严管,充分发 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贫困县 (市)、乡 (镇) 扶贫机
挥作用。强化挂包单位的挂包责任,各级挂包领导须把脱 构,充实配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精准选配村党组织
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挂包干部须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切实提高州、县 (市)两级机关
履好双重责任、挑好两个担子。挂包单位一把手是直接责 单位派出干部比例。强化驻村干部考核激励,实行贫困村
任人,切实按照职责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实现部门专项规 不出列、工作队不撤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
划与脱贫攻坚规划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行业资源推动脱贫 钩。对基层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驻村干部纳入重
攻坚工作。发挥好驻文武警部队、预备役力量和工会、共 点培养使用范围。加强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加大培训
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脱贫攻坚的作用。 力度,提升扶贫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强化资金投入保障 (五)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 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
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集中彩票 作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加大在农
公益金加大对我州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积极调整和优化 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易地扶
州级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按规定有效 贫搬迁点等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全
整合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各部门专项资金, 覆盖。健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类群团组织,充分发
盘活存量资金和沉淀资金,实施沉淀资金归零行动,积极 挥各类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选优配强村级
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2018年至 2020年州本级和各 领导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贫困村党组织负
县 (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时,重点保障部门申报用于精 责人定期进行分析研判,不适宜的及时调整撤换。鼓励和
准扶贫的专项资金,原则上安排的专项经费不得低于上年 选派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
保障水平,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各对口帮扶单 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以及年富力强的机关事业
位要切实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确保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单位退休干部到贫困村工作。实施党员 “双带”能力提升
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支 工程,有条件的乡 (镇)设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依
持扶贫项目建设。财政资金支持贫困村的微小型建设项目, 托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立 “实践教学点”,组织村组干
允许按照 “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村级组织自建自管。 部、农村党员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完善村级组
(三)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管理使用,将村
大力弘扬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的 “西畴精 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和其他必要支出作为保障重点,不
神”,积极探索激发群众主体作用的机制办法,教育引导贫 断提高村干部待遇。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贫
困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变贫困面貌, 困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继续落实好 “四议两公开”、村
创造幸福生活。围绕 “精神贫困”,积极开展 “自强、诚 务联席会等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
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提振 (六)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信心,增强改变贫困状况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贫困群 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健全贫困乡 (镇)脱贫出列、行
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 业扶贫、单位 “挂包帮”、驻村扶贫等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激
建设,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 励机制,对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严格考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回应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突 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和年终绩效挂钩。健全完善脱
出问题,引导贫困群众参与贫困村脱贫规划编制、项目选 贫攻坚责任追究、问责办法和奖惩激励办法,进一步明确
择和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等过程,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意 州级领导、州级挂钩部门、县乡村和扶贫工作队在脱贫攻
愿,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扶贫工作切合 坚中的责任,实行挂包领导干部、行业部门与所挂包县
实际、顺应民意,切实提高人民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 (市)脱贫攻坚成效捆绑考核,对扶贫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
(四)建强扶贫工作队伍 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行 “一票否
选优配强贫困县 (市)、乡 (镇)党政主要领导,加 决”,对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同
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 志不予评先评优,3年内不得提拔、重用;挂包的州级领导
度,有计划地安排州级后备干部到贫困一线挂职任职。脱 由州委向省委建议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挂包的处级及
贫攻坚期内贫困县 (市)、乡 (镇) 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 以下干部一律取消提拔、奖励、评优评先资格和年终绩效
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干部保持相对稳定,对表现优秀、实 奖,同时启动问责。加强对行业扶贫和定点帮扶工作的考
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继续在当地开展工作。对推进脱 核,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加强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
贫攻坚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好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及时 监测,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质量。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