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文山州年鉴2018
P. 52
文山州年鉴/2018
上行政等级 2620千米的安全隐患治理。 和村级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引导和支持电商企业拓展
推进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中小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农 农村业务,鼓励支持供销等部门和单位在全州所有贫困村
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到 创建便民点,实现贫困村电商和网上销售农产品和购买生
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 80%以上,农村饮用水集中 产生活资料服务全覆盖。加强村组干部、贫困人口电商知
式供水人口比例达 85%以上,实现贫困户安全饮用水全覆 识培训,帮助贫困户对接电商平台,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
盖。新建一批中小灌区、田间节水改造项目和高效节水灌 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支持。
溉项目,新增改善农田灌溉面积 3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 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
溉 27万亩。 紧编制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
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升农网供电 开发原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农家乐、垂钓休闲、养生度
能力和 质 量。到 2020年,农 村 地 区 供 电 可 靠 率 不 低 于 假以及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手工艺、服饰、美食等乡村旅
99%,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 97%,户均配变容量达到 2 游特色产品,加强乡村旅游经营人才培训,提高服务和承
千伏安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达到 4千伏安以上。积极争 载能力,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取国家政策支持,实施贫困地区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 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
区域和生态脆弱地区低电价供给制,降低用电价格,大力 涉农资金投入到设施农业、养殖、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
实施 “以电代柴” “燃气下乡”行动,实现贫困地区和生 形成的资产,以及村级集体直接投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
态功能区家庭电气化。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和资源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合作社、
实施 “宽带乡村”工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 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给贫困村、贫
快推进宽带网络、数字电视、移动通讯覆盖所有贫困村。 困户,并优先给予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完善龙头企业、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将贫困户、村、乡、县四级 专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 “政府 +龙
数据嵌入云平台,实现贫困村信息化全覆盖,特别是村委 头企业 +基地 +合作社 +贫困户”等模式,鼓励贫困户以
会、学校、村卫生室、村党员活动室要通 4G网络和宽带。 土地托管、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畜禽托养等多种方式,
优先在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示范创建工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实行按资分利、按股分利、
程,开展民族特色村建设,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 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方式,提高资产收益,增加贫
大倾斜力度,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困户收入。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赋予土地被
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以边境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 占用的村集体股权,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重点,加强 3个边境县、16个沿边乡 (镇)及群众民生改 (三)实施就业脱贫行动
善工程和兴边富民工程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在政策项目、 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农业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
专项资金、人才培育、科技示范、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大投 培育为重点,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贫困群众分类逐户开展
入力度,着力解决沿边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难题, 卫生知识、科学知识、理财知识、技术知识等教育培训,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让每户贫困户都掌握 1—2项实用技术和生活技能,对初、
(二)实施产业脱贫行动 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 100%的免费职业技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贫困村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认 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荐就业。加强劳动力培训
真研究和编制县 (市)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 转移就业,免费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订单、订岗、定向培
扶贫,建立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重点支持贫困 训,加大向东部沿海地区劳务输出的组织服务力度,支持
村、贫困户积极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传统手工 贫困群众就地和到州内外地区或跨境就业创业。支持贫困
业,大力实施 “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 地区建设县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为贫困人口
育,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村有 1个以上产业发展项目,有条 提供职业培训政策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件的贫困户至少参与 1个增收项目。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大对贫困人口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推动 “贷免扶补”创
经营,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发展农产品加 业担保贷款、“两个 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创业园
工业,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专业合 区扶持等政策措施优先覆盖贫困人口,强化创业扶持政策
作组织、农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及创业咨询、创业孵化等服务手段的衔接,按法律法规给
至少参加一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 予税费减免。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 带动就业。对在城镇工作生活 1年以上的贫困人口,输入
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积极发展贫困村农超 地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帮扶责任,优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开展电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
商扶贫,完善县 (市)级电商服务中心、乡 (镇)服务站 现市民化。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