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文山州年鉴2018
P. 59

特  载


            矛盾带来的新趋势,使各项思路、决策和措施,始终顺应                         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上下功夫,加快补
            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全州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注重创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优
                 (三)要及时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确                        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充满机会活力的发展环境,全面增强
            立了新目标,规划了新蓝图,要更加自觉地把文山经济社                         全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五是全力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会发展放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中                        探索形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新模式。积极
            来思考、对标和推动,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历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
            到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要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规划、                      展权利;深化法治文山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产业结构体系基本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高中教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增强科
            育基本普及,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经济发展水                         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本领,加强边疆繁
            平、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人民群众认可、经得                         荣发展和维稳管控,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到 2035年,乡村振兴基本实                      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                         六是持续建设绿色文山、洁净文山、美丽文山,大幅度提
            效,内外联通基础设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                         高文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质量效益更高更好,民主法治健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                         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
            生活宽裕,社会文明和谐,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                         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健全完善绿
            务,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高,经                         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把文山建成令人向往的生态宜居、
            济体系现代化、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休闲康养目的地。七是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把文
            公共服务现代化全面实现,实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普遍                         山建设成云南连接珠三角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和区域中心。
            彰显,全州人民拥有更高的收入、享有更美的环境、过上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借外力促跨越,凸显文山区位优势,
            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推动与珠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和东南亚等开展更深层次、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州。                                        更广领域合作,使文山成为云南对外开放重要的交通枢纽、
                                                              物流枢纽和产业转移枢纽。
                 (四)要全面作出新谋划。围绕新目标、新征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抓好 2018年的工作极其重要,
            要高度重视,推动七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党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
            的建设,全面提高党在文山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
                                                              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
            号召力。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全面加强党对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
            文山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经济领导、工作领导,使文
                                                              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攻脱贫、稳增长、强基础、育产业、
            山的一切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之下开展。要着力加强党的政
                                                              惠民生、抓党建,确保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生活水
            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
                                                              平提高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圆满完成脱贫任务,推动各项
            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
                                                              工作取得更大更好成绩。
            建设质量,确保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蓬勃兴盛。二是统筹
            提升文山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跨越发展强
            州的新路。文山既有发展不足的问题,也有发展质量不高、                             三、聚集主力,主攻脱贫摘帽
            发展效益差的问题,我们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要努力
            保持应有的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效益,实现三者的协调统                             脱贫攻坚是当前全州最重要的工作,要坚持以脱贫攻
            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着党性、带着使命、带着责
            产业培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改革。三是着力                         任、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带着荣誉干脱贫,聚焦深度贫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城乡。按照产业兴旺、                        困县、深度贫困村,实实在在推进工作,今年要确保砚山、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快                         西畴 2个县摘帽,295个贫困村出列,146万贫困人口脱
            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物流等短板,                         贫,高标准高质量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突出抓住四个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重点:
            农民全面发展。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城镇的容纳力、吸引力                             一是增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发展传统种养业,
            和品质,创造文山城乡发展的新面貌。四是全面改善民生,                        支持积极发展生态畜禽、生态商品蔬菜、道地药材等 “短
            努力增强全州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坚持促发展与惠民                         平快”、利润较大的特色种养业,做到每个贫困村、每户贫
            生相结合,着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                         困户都有增收产业。立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
                                                                                                         1
                                                                                                     ·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