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4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334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市,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清镇市在公办学校收费政策基础上,对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
学校依法预算安排了生均公用经费;坚持公办学校引领民办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就近到民办学校
就读,以分担公办学校的 “大班额”压力。
五、关于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大班额”的几点思考
彻底消除大班额是群众关注度高、推动难度大、百姓意愿强烈的社会工程之一,可谓任重道
远。只有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目标意识,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综合改革,才能有效防止 “大班
额”现象发生。
一要着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要继续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教育经费投入
机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教育投入的相关规定,足额匹配城镇教育和地方教育附加费,
确保及时拨付到位。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投入,确保教育建设有关项目如期完成,为城乡学校逐步
实现标准化办学目标、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基础支撑。
二要着力优化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减少
农村中小学生向县城流动,是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源头压力的重要策略。要抓好寄宿制学
校建设,努力满足撤校并点后产生的学生住宿和就餐需求。继续实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对帮
扶”行动计划,将更多的先进教学经验、优秀教研成果在农村学校推广。在评定职称、评优评先
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三要着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要及时向上争取规范核定教师编制,积极响应全省中小学教师
编制重新核定工作,将幼儿教师、乡村小学教师等分类核定专项编制,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编制紧张问题。要强化教师轮岗交流,促进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师资富裕学校与紧缺
学校互助流通,通过城区教师选调、对口支援等方式,推动全市教师均衡配置和交流学习,建强
师资队伍。
四要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要继续推进优势资源整合,组建教育集团,实施分校区集团化
办学,将每一所学校都建成名优学校,让家长和学生愿意就近入学。继续推广数据信息化教育,
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持续加大民办学校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学
校管理等方面指导力度,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净化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安全、安静、舒
适的教学氛围,加大中心城区学校的提质改造力度。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场地
作用,避免闲置浪费。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规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实行附一定
条件的招生入学政策;加大曝光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入学招生行为。
五要着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社会办学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弥补政府公共财政不足,
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清镇市民办学校发展迅速,在缓解城区学生就学压力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难以满足群众对素质教育的需求。要制订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引资力度,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到清镇市发展大规模、
高质量、高水平的民办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政府引导下规范办学、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
分担公办学校大班额压力。
六要着力加大治理工作力度。要充分把握城乡学校大班额动态,作好实时监控,结合学校实
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按照规定学区进行招生,严格控制适龄
儿童入学年龄。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建设,认真规范办学行为。要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
生留级和跨学区随意流动。
· 3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