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28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示范园区,推动农业 “接二连三”发展。加强与以色列、新西兰、丹麦、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
                  业技术交流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
                  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督检测网络。利用物联网
                  等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进都市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区建设,打造集技术创新、
                  成果运用、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和信息支持为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 “电
                  子商务 +农业”,依托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全面加快乡 (镇)村两级电商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
                  进冷链仓储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建设,打通 “农产品进城”和 “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注重培育本土电商平台和农特产品品牌,逐步建立产品组织体系,着力推动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
                  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到 2020年,农业增加值达 2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6%左右。



                      五、坚持统筹兼顾,全力推动城乡发展
                      坚决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深入实施 “4+1”战略,从整体上谋划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实
                  施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 “三轮驱动”,坚持规划、产业、基础设施 “三个先行”,
                  统筹改革、科技、文化 “三大动力”,统筹生态、生活、生产 “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
                  市民 “三大主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塑造城乡建设新形态。
                      (一)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城乡发展

                      加快完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人口发展、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规划 “多规融合”。加快推进总规、控规修编,衔接贵阳市、
                  贵安新区规划,融入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的发展。在总规指导下完成各项子规划的编制,以规划引
                  领城乡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乡镇总规、控规修编及小城镇、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实现城乡规划
                  全覆盖。执行中突出规划的刚性引领作用。根据规划功能区域,建立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指
                  标体系。

                      (二)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完善城乡配套功能
                      抢抓国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契机,强力推进水、电、
                  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推进迎燕水库—卫城—王庄—新店远距
                  离供水工程、戈家寨水库、席关水库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
                  实施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确保饮水安全。启动 “五纵四横”路网规划建设,加快铁路网和农
                  村公路路网改造提升,构建以高速公路、铁路、城市主干道和二级以上公路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完成天然气管网及门站建设,完成城区天然气供应,并向站街等集镇延伸。全面落实
                  “宽带贵州”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推动公共免费 Wifi城市建设,实现行政部门、
                  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等区域的免费 Wifi全覆盖。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自然村及产业园区延
                  伸。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无盲区。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增加教育、医疗、文

                  体、养老等优质公共资源配置,完善从人出生到终老的服务体系。
                      (三)坚持实施 “三轮驱动”,优化提速城镇建设

                      合理改造旧城。坚持多拆少建或只拆不建,严格控制老城区开发强度。按照 “增加公共绿
                  地、增加开敞空间,降低建筑密度、减少建筑总量”的建设思路,腾出空间用于公厕、广场、市
                  场、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用于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推
                  进三星村、铁鸡巷、清纺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全力推进老城区建设密集区、破旧区的综合整治工
                   · 9 ·
                      4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