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30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校内产业园,既满足院校学生实训,又带动职教城二、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职教城公共实训中
心纽带作用,搭建校企之间桥梁,构建 “教学—实训—就业”一条龙就业指导体系。结合周边产
业布局,整合各院校专业设置,市场化建立技术人才 “定向”、 “订单”式培训长效机制。引进
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创业孵化园和创业科技园,培育发展一批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
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创客空间和创业品牌。在职教城率先探索发展适应需求、相互衔接、多元立
交的现代职业教育,引领带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行 “职教 1人就业 1人脱贫 1户”精准
扶贫模式,将职教城打造成为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精准扶贫的重要基地。
构建物流城电商创新发展平台。用好贵州省百个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各项政策,打造
“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充分发挥贵安同城化桥头堡的区域优势,积极与观山湖区金华物流园的
京东、苏宁、国美和西南商贸城等项目连片发展,主动承接贵阳市产业转移和商业辐射。扎实推
进 “两港一中心”(公路港、铁路港、电商中心)及相关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推进仓储分拨、电
子商务、城市配送、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西部物流枢纽中心、西南地区电商物流创新
孵化中心、贵安城市配送中心、贵州汽车工程车云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深化物流园
区与老城商圈、职教城商圈和经开区商圈 “三圈”联动,吸引周边中小企业总部入驻聚集,带动
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转型升级,建设产城一体化的物流新城。
(二)深化区域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
用好开放窗口,打造重要节点城市。依托全省 “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生态文明贵阳
论坛、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酒博会、以及贵州 (清镇)职教城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技能
大赛基地等平台,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 “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布局,
成为重要节点城市。
加强区域合作,聚焦优质发展要素。依托澳大利亚澳洲联邦自贸机构等,开展中澳多方位、
多层次的合作。依托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与贵安新区同城化发展,加快
推进 “四个深度融合”(规划、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建立 “四个联动机制”(规划
联审联批、环境污染联防联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项目联报联建)以及利益共同分享机制,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观山湖区同城化发展,沿金清大道重点布局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绿色
小镇、风情小镇等。与花溪区同城化发展,致力于打通清镇与花溪重要旅游环线。与白云区、高
新区、综保区合作发展,形成铝及铝加工、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的良性互补和链条衔接,借助
综合保税区平台促进清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壮大,充分激发清镇出口加工型企业集聚的活力。
(三)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更大发展活力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提
升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推
进政府服务规范化、商事服务便捷化和民生服务普惠化。通过 “互联网 +政务服务”,借助大数
据实现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透明化管理,简化办事程序,推动行政管理流程优
化再造。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执法。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政府采购协议供
货电子平台。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社区承担经济发展职能工作。
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融资方式,通过推广 PPP模式、政
府购买服务、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加大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借助省和
贵阳市融资平台等,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破解资金瓶颈。探索推进供给侧改革,以体
· 9 ·
6